感悟网 导航

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诏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节气雨水的含义~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雨水”节气。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而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以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正处在数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 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进入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因而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时间为每年阳历的2月18-20日其中的一天,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进入雨水后,水獭开始捕鱼,吃鱼时将鱼摆在岸边的样子如同先祭后食;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
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雨水节气这天在民间也有着不少的民俗活动如“拉保保”,“撞拜寄”、'接寿"、“回娘屋"等。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撞拜寄就是找干爹,是为了让子女顺利、健康地成长。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1-2]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节气特点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雨水”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1] [4] [7]

雪本是冬季的重要标志,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下雪,尚未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仍是很冷。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 [2] 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都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华南地区则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 [1] [4] [7-8]

日期计算

雨水日期的计算[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18.74取整数减本世纪经过闰年数取整。21世纪雨水的C值18.73。

举例说明:2008年雨水日期=[8×0.2422+18.74]-[(8-1)/4]=20-1=19,2月19日雨水。

例外:2026年计算得出的雨水日期应调减一天为18日。

文献记载

《逸周书·时训》:“雨水之日獭祭鱼。”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郑玄注:“汉始以雨水为二月节。”

《汉书·王莽传下》:“乃庚子雨水洒道,辛丑清靓无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后,万物开始萌动。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各地气候

雨水位于公历2月18-20日(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9]

雨水节气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近代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雪本是冬季的重要标志,实际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其原因是二月下旬已过全年最冷时期,初春天气,南方暖空气开始活跃,水汽开始丰富,而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强,强强对峙,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气流背上强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入春。[1-2] [4]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雨水到,草木萌动

按照我国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法,进入春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根据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显示:武汉为43.4、58.7毫米,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的生长需要。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相关农事

概要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南方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降雨以毛毛雨为主,草木萌动,确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降水集中在夏季。应及时春灌。 [6]

节气天气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

有根据冷暖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还有根据风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农事指南

气候:在黄河流域,雨水节气期间天气寒冷,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降雨量一般较少,应及时组织春灌。淮河以南地区,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和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等现象发生。 [1]

农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10]

一蔬菜农事概要

  • 继续做好大棚蔬菜、瓜果的防冻保温工作。

  • 加强大棚温湿度管理,做好通风透气。

  • 继续做好保花保果工作。

  • 雨水后播种萝卜,宜选择生长期短、耐寒性强、春化要求比较严格、抽薹迟,不易空心的品种进行栽培,如白玉春、春白2号等。

  • 二果树农事概要

  • 柑橘

  • 雨水完成修剪和施重肥。喷药消灭越冬病害虫,可喷0.8~1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5%机油乳剂100倍+40%速扑杀800~1000倍(机油乳剂宜在回暖后使用),若选用先喷机油乳剂,待萌芽前再喷石硫合剂。特早品种土施速效氮为主的催芽肥,施肥量以树龄大小和产量多少而定。对有树脂病的树干,及时刮除病部,并用波尔多液或新鲜牛粪和黏土的混合物涂布伤口。继续做好道路、沟渠的整修疏理。

  • 杨梅

  • 及时施好芽前肥。以草木灰(钾肥)为主,搭配磷肥和氮肥,施肥量:大树一般每株施草木灰15kg,或焦泥灰20~25kg,或硫酸钾1.0kg。旺树不施氮肥。

  • 三畜牧农事概要

  • 继续做好栏舍保暖工作。

  • 山羊放牧,宜在太阳出来后,露水已干,约上午九时左右放牧上山,同时必须做到放牧在阳坡上,提高放牧的温度。

  • 加强畜禽宰杀场地消毒工作,防止疫病扩散。

  • 在总结前一年的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广大畜禽专业户要抓紧制订好全年的发展计划,待到清明后,大地回春,气温回升,着手全面发展畜禽业生产。

  • 节气养生

    蔬菜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8]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8]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11]

    民间习俗

    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在这一天,不管下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都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 [8]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8]

    拉干爹

    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天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找干爹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健康平安的成长。 [8]

    接寿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8]

    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曾使用平气法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为基准,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开始融化。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2]

    其它相关

    诗词

    雨水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水》长卿

    卿本仙婕帐中花,奈何二月不还家。

    鸿雁声声传消息,轻转飘洒满天涯。

    《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雨》[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农谚

  • 春雨贵如油。

  •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 麦润苗,桑润条。

  •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 祝福短语

    雨声祝你平安,雨水冲走愁烦,雨丝捎去思念,雨花飞落心弦,雨点圆你心愿,雨露润你心田,雨季我心期盼,雨水节气祝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后呼风唤雨。

    雨水化学成分

    雨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化学成分H2O),有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如遇雷雨,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臭氧分子(因闪电造成),还有空气中的各种各样的杂质和浮尘。

    雨水疏通

  • 随机应变

  • 适量的雨水提供给了人类和植物,生活必须的淡水资源,所以人类不能排斥它, [13] 而是要掌握其脾性然后合理运用,需要采取有效安全又合理的疏导。在建筑城市道路时,道路两侧利用水泥钢筋和坚固的抗腐蚀的石头,合理的构建出一条宽阔的排水河沟,在排水河沟上面,科学合理的铺设坚固的钢筋水泥板后,覆盖适量的有机泥土种植灌木花草等(小型植物)。

  • 人类与自然

  • 房屋忌讳建筑在过于低洼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储存雨水,汇集成河,建筑多个缓解水流的堤坝,这样有效利用水能发电,还可以避免因水流过急而产生的危险现象,既产生了能源又合理运用了水往低处流的原理。房屋忌讳建筑在山根下,因为山上的树木遭到了破坏之后,它们越来越少了,又没有及时修复保护,所以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疏松,整个山上的山体和土壤风化开裂严重,当雨水到来时,会导致山体出现严重得滑坡现象。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进入雨水节气,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

  • 来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文、星象、气候和自然变化的经验总结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日冬至则斗北中绳”,“日夏至则斗南中绳”。斗,指的是北斗七星。在古人看来,北斗七星是围绕着北极星转动的。夏至,斗柄指正南,冬至,斗柄指正北;斗柄指正西是秋分,指正东是春分。“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平均分为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占十五天。于是冬至过十五天是小寒,再过十五天大寒,再过十五天就是立春。立春后十五天,是雨水。雨水节气的日期,就是这样推算出来的。
  • 意义: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形成降雨。


    雨水节气的习俗:

1.回娘屋:雨水节气,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必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2.拉保保:雨水节气,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现今这一川西独特的汉族民俗在广汉确定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

3.撞拜寄:雨水节气,在川西民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



雨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The rains)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在24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名为雨水,相信很多人已经从字面意思来解读了雨水节气的含义。确实,雨水节气肯定是与降水降雨有关的,就字面来看,雨水是指下雨,也就是说雨水节气会有下雨,但这仅仅是表面意思,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和小编一起来了解雨水相关内容。
雨水节气的含义 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
雨水节气
一、雨水节气的含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日期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18.74取整数减本世纪经过闰年数取整。21世纪雨水的C值18.73。
举例说明:2008年雨水日期=[8×0.2422+18.74]-[(8-1)/4]=20-1=19,2月19日雨水。
例外:2026年计算得出的雨水日期应调减一天为18日。
雨水节气
二、雨水节气之时中国各地区天气
1、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这时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此时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便先人们以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而此时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时段。从《1971~2000年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我们统计了2月份石家庄、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别只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谓“春雨贵如油”。
2、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3、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004年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根据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显示:武汉为43.4、58.7毫米,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的生长需要。
4、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雨水节气的含义》
答:1、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雨水”节气。2、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3、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严寒...

《雨水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雨水节气的寓意和传统是什么》
答:1、雨水寓意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到达黄经330。时交“雨水”节气。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2、雨水传统 (1)拉保保 拉...

《雨水是什么意思?》
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由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太阳...

《雨水节气的含义和风俗》
答: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寅;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

《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
答: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而且还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而雨水就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到来就意味着降雨的开始及雨量...

《雨水节气的含义 雨水节是什么意思》
答:雨水节气的含义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 雨水节是什么意思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太阳...

《24节气雨水是什么意思》
答:这个节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之间,标志着春天的到来。雨水时节,天气开始变暖,冰雪融化,自然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时期,农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因为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在中国北方,此时仍然较为寒冷,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逐渐回升。而在南方,春天的...

《雨水是什么意思 雨水节气有哪些气候特点》
答: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雨水节气是什么意思?》
答:这个我觉得你可以直接就是我们的这个功课关于这个也是可以的,我是这样认为的。下面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来源于百度百科!!!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南方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降雨以毛毛雨为主,草木萌动,确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有...

《雨水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具有降雨开始、雨量增多的意思。雨水节气气温开始回升,日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二十四节气最早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的,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壬位时为雨水。现在根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节气,当太阳到达...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