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作者&投稿:龚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要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和生活情景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解释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等。数感培养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把数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那么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一、联系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起始阶段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更是寸步难行。刚入学儿童的生活是彩色的,游戏、童话、动物、故事……不一定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也至少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认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教学“数一数”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由于学生一般都有幼儿园里的学习基础,他们会兴致盎然地去数: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无一不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数学就是这样的无处不在;数完了,学生之间就要互相说一说图上有些什么,于是,数学成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如果没有数,想说清图中有些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如,教学“10的认识”时,同样引导学生观察少数民族小朋友跳舞的主题图,数一数,发现有10位小朋友,从而引出“10”这个数。还有像0的认识,不仅借助小白兔拔萝卜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0表示没有”,借助米尺体会0还可以表示“从这里开始”,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生活中常见的0”,丰富了学生对0的意义的理解。正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又有实实在在的作用。二、在数字的认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我通过举生活中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例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粒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只小鸟)。又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其中一个内容是:5可以分成2和3(或者分成1和4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可以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5,例如教师拍3下,学生就拍2下,教师如果拍1下,学生就拍4下。虽然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例子说明,简单的游戏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与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发展了数感。再如在教学“认识11到20的数”时,我让学生抓一把学具小棒后数一数有多少根,还利用根据数轴让学生估计:17接近11还是接近20?15呢?这样,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他们会在头脑中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三、动手实践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的本义是指雏鹰练飞,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学习可以看做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一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如“认识相等、大于、小于”时,引导学生结合“森林运动会”的情景,在动手排一排、对一对中真实地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再如,在“认识几和第几”时,让学生看着书上小动物们爬山的情景图,说一说“上山的动物有几只?第一?谁第二?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使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几和第几”的体验。又如,在认识11到20的数时,让学生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先猜猜一堆草莓有多少个,再数出来;根据数轴估计“18接近10还是接近20?13呢?”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对数的意义和大小的直观感受。  四、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计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实际背景中,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列出8+7或7+8的算式后,我就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操作学具得出15,可以把8看作10,10+7=17,17-2=15;也可以用“凑十法”,把7分成2和5,8+2=10,10+5=15或把8分成3和5,7+3=10,10+5=15。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我都给予表扬。五、综合运用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去控制一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对刚开始学习数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就应该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以使自己对数的认识融会贯通。教材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比如,教学“11到20的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数:用小棒来摆、用计数器来拨,在此基础上探索数的组成和写法(组成和写法也可看做是同一个数的另两种表示方式)。可以想像,能熟练运用这四种方式表示同一个数的学生,他不可能没有良好的数感。再如,同样在学习“11到20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找出课本上的第8页、第15页、第20页”,这样的操作,将“几和第几”、“比大小”等对数的基本认知方式和视觉、触觉感知揉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数留下全面深刻的印象。



《举例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1、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这一学段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

《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在认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向儿童展示数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儿童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教学“数一数”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

《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五、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解决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强化。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

《浅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就要努力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即在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上构建数学理论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向前发展。数感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累积、形成的,对于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
答:建议在家长们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进行孩子数感训练培养,例如:让孩子根据吃饭的人数,数和拿餐具、分坚果、分水果、分饼子,可进行数量认识。让孩子把自己的小袜子全部都摆了出来,一个个地数;将袜子进行分类、配对,一对一对折好后再放入衣柜,让孩子认识到数与量的关系。散步时,数步子,前进正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动手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战线,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实践。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梯形纸分组动手操作,互相讨论。先后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
答: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人在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的策略。一、让学生在生活感知中获得数感启蒙。《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情,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答: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一,重视低段学生对数的感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联系身边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课堂游戏等方式,在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计数器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具体教学内容,让...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
答: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结合教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数感的建立水平是学生个体数学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1、创设...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