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作者&投稿:蒙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 以形促思,在数的认识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感的感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例如教学《10 的认识》时,我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上台现场数数后,学生明白10 个人、10 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接着让学生摆小棒操作,知道一捆就是1 个十,所以10 个1 是十。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 表示。最后让“10”宝宝参加数字排队队,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 应该排在哪儿?请计数器来帮忙。学生动手操作先拔8 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 比8 多1)?9 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 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 比9 多1)?10 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 的后面是几?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 这几个数字。在以上教学中,我巧妙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中,进一步强化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认识。
  2 借形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概念教学中,仅阐明其实际意义是不够的,还应从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出发,对概念进行进行全面分析,突出其本质属性,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借助直观的图形、加强实验操作可以将概念教学趣味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认识体积》的教学中,我通过3 个步骤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2.1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教师出示两个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柑果。请同学们猜猜,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猜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是否是对的。学生倒水操作明白: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柑果,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柑果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2 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柑果,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葡萄,如果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学生猜测并再次实验操作,验证猜想: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柑果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葡萄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2.3 揭示体积的含义。出示3 个大小不同的水果,这3 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学生实验操作,明确: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举生活实例比较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认识体积,我通过三部教学,加强实验操作,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学生不仅借形直观地理解概念,而且能够应用概念。
  3 看形想量,结合“量的计量”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数与形。但在现实生活中,数与形和量与计量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学习数学必然要涉及量与计量。如何在量与计量中渗透数形结合呢?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①认识秤和秤面。观察秤面从秤面上看到了什么?②建立1 千克的质量观念。a.掂一掂,初步体验一千克的重量。分小组称一称2 袋盐,通过观察发规2 袋盐重1 千克。b.猜一猜,再次体验1 千克的重量。先猜一猜几个这样的苹果、桔子、桃子重1 千克,最后称一称,数一数1 千克这样的果到底有几个?c.比一比,加深对一千克的认识。师出示一个重2 千克大米,让几名学生拎一拎,说说感觉,猜猜重多少千克,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对1 千克的体验。
  建立“千克”这个计量单位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建立“千克”的表象,并能运用。
  4 看数画形,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解题过程具体化、明朗化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例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通过数形结合的对应思想,帮助学生构建了整体“1”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图形的运用中,线段图的使用显得更为清晰方便,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问题,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气象小组有12 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34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后显得较为迷茫,觉得有些混乱,不知道从何开始思考,这时我引导他们与老师一起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用数形结合画出图形,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揭示本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并能正确解题。摄影小组:12×13=4(人),航模小组:4×43=3(人)。
  5 看“数”想“形”,在几何与图形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数”来计算。
  例如练习题:把一根长20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锯成2 段,表面积增加多少?这样的题目一出现,学生就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怎样计算?这时我就利用看“数”想“形”的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经历三个空间观念的建立解题过程:动手操作,画出一个长方体,才长方体上切2 段,看看表面积多了几个面,多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教师实物操作,让学生验证自己所切的面是否与老师操作的一样———抽象概括,使物体的整体模型印刻在脑海中,从而空间观念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培养和形成。
  6 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数和形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的。数形结合、数形互用往往会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经过长期发散思维训练的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思维灵活多变,往往能在发散的基础上产生奇特的思路,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而且巧妙。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并非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数学意义所指的“意义”是人们一致公认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数形结合”能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具体的事物,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

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数形结合的可行方法:需要教师采用直观教学,将数学内容以生动的图形或动画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小学阶段主要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答:小学阶段主要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变换思想 组合思想 方程思想等。 如何渗透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课堂引入,归纳渗透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察一组图片。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说明这些图形有怎样的特点。(在萤幕上给出镜子两侧的图画,有五角星、花朵、雪花等。) 生1:这些在镜子两侧的图...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
答: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明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下面我就如何向...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做法】1、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 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答:让学生发现减号前面的数11不变,当减号后面的数发生变化时,最后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讣学生隐约发现运算的结果是随着减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二、数形结合思想在低年级教学中的渗透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答: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方法;在梳理方法时,利用课件出示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算法等,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样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知识教学紧密地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答: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小、经验少,他们的语言区域较为狭窄,数学语言就更是缺乏了,而且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也可能不同、思考的结果也有不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说,操作与说,听与说相结合,通过这样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 1...

《如何在中小学数学学科数学中渗透》
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再通过给这些数分类,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渗透分类思想.又如在《三角形分类》一课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角形学具先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从关注三角形的角与边的特征入手,借助学具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分一分、想一想,寻找特征、抽象共性,在比较...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答:我们先画一个正方形,并假设它的面积为单位“1”,由图可知,1-1/32就为所求,这里不但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还向学生渗透了类比的思想。3.组合思想 组合思想是把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一求解。4.“函数”思想 函数是近代数学的重要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注意些什么》
答:面对新课程背景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新要求,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实践。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着眼点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加强过程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将其从外部注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与数学知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
答:这样做,帮助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理解了工程问题。三、练习中渗透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习题的设计和选择不仅要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而且要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做到基础性练习与发展性练习协调互补,使数学练习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在巩固练习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