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安溪地名的来历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典故等

作者&投稿:恭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

大顺年间(890~891)小溪场长官廖俨招集流民,开发蓝溪沿岸。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

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 凤城镇“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厦门道、南路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

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泉州地名》
答:哪些地名啊?区县市?还是街道、小巷?又或者景点?

《福建怎么有两个官桥镇》
答:东与城厢镇交界,西与虎邱镇接壤,南与龙门镇接连,北与蓬莱镇毗邻,东南面仁峰村的大尖尾山与南安翔云镇梅庄村交界,面积105.43平方公里,是中国石材基地镇和福建的著名侨乡。这里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英才辈出,是安溪重点建设的两大中心城镇之一,闽南侨乡的一颗璀璨明珠。官桥得名由来已...

《安溪--中国铁观音的故乡,正值采摘秋茶黄金时节》
答:走访安溪,"八马"、"魏荫"和"安溪铁观音集团"的茶厂是必去之处。它们承载着铁观音的历史传承,其中"魏荫"的魏月德甚至种茶于大铁锅中,以重现观音托梦的故事。铁观音的传统制茶技艺如今罕见,而魏月德自豪地展示了他的"茶王"技艺和对铁观音的独特理解。远离城市喧嚣,龙涓镇的举源村,茶农们在丘陵间忙碌...

《请问各位,有没有人知道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是不是有个东埔村啊...》
答:【历史沿革】东埔山历史悠久,建国后,1961年属湖头人民公社都贤大队,于1982年6月,由都贤大队分拆,成立为东埔村。1984年改为湖头乡东埔村委会。1987年归并湖头镇。【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东埔村系安溪县湖头镇行政村之一,位于安溪北部,湖头盆地东北片。距安溪县城32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东与东甲...

《安溪人怎么样?》
答:安溪县城建成区面积为28平方千米。1985年,安溪县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也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安溪拥有长达上千年的产茶历史,被誉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和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在全国重点产茶县中排名首位,以茶业闻名遐迩,有“中国茶都”之誉。安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

《他们的行囊里,总是装着铁观音》
答:铁观音因其传说——“观音托梦”和“皇帝赐名”备受安溪人珍视。随着安溪人迁徙四方,铁观音也跟随他们流传到台湾。从明代开始,安溪人带着茶种和技术到达台湾,如“安溪村”等地名,见证了这段历史。如清嘉庆年间,王义程在台湾创新制作包种茶,开启铁观音在海外的发展。1896年,张乃妙带回铁观音茶苗并...

《请你们查一下安溪有趣的地名作文,麻烦一下。快,急!!!》
答:到达景区入口处一棵巨大的老樟树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棵枝枝朝北的老樟树,又称枝枝向北树,树高31米,腰围7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传说这是清水祖师亲手栽种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啦!这七个孩童伸手相拉都难于合抱的古樟树,枝枝杈杈为什么几乎向北伸展呢?相传南宋初,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所害,...

《安溪的民风民俗》
答:水车阁、舞狮舞龙、彩灯、装阁、说书、灯猜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盛行。在台湾地区,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庙达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师寺庙达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与安溪本土一样,成为沟通乡情、联络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数百万台胞心灵的栖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征。

《有谁知道安徽黄山屯溪地名的由来?》
答:有谁知道安徽黄山屯溪地名的由来? 古属休宁县治下,因三国时吴国大将毛甘、黄盖“屯兵溪上”所以得名为屯溪。明清时期,徽商多在此开设转运货物的货栈,故有“八家栈”之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片沦陷区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避难于此,一时空前繁荣,故有小上海之称。 旧时...

《苑里镇地名由来》
答:经过简化番语的演变,「里弯里」逐渐简化为「弯里」、「湾丽」,这些名字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所体现,如「宛里」和「苑里」。尽管字形和发音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即今天的苑里镇。这些地名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交融的过程,也是台湾地区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