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哪首诗里面的?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哪个人的哪首诗啊

作者&投稿:史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哪里~

出处: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作者] 佚名
[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汉诗《古诗十九首》作者是无名氏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如果有描述爱情悲伤的句子,我以为这句话是最经典而悲伤的。它的来源是 古诗十九首里的涉江。说的是一个游子在异乡的江边采芙蓉,然后手持花儿 却无法送给心爱的人----他的故乡长路漫漫,无法通达。诗歌的最后一 句就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在这里,无法让人看到长长的思念最 终带来的相互团聚,而最终到死一直折磨人的却是爱而离居无法相守的悲哀。

麻烦采纳,谢谢!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
答:诗名叫涉江采芙蓉,来自《古诗十九首》。全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为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谁知道{同心而离居 忧伤而终老}完整的诗啊?》
答: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 ”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 ,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哪里》
答:涉江采芙蓉 [作者] 佚名 [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

《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出自哪里?》
答:原句应当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意为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出自古诗十九首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诗中的境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

《高一必修2《诗三首》原文是什么?》
答: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2、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答:出自《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充分表现了爱情不得意的痛 苦和无奈,虽然两人“同心”而爱情不移,无奈空间 令二人不得相见相依,于是在忧伤之中生命老去了, 美丽而令人哀伤。直接抒情 参考资料:http://www.docin.com/p-454664933.html ...

《求张曼娟的<<芙蓉歌>>》
答: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采芙蓉是否曾在黎明时分,晓雾迷离中,聆听芙蓉的合吟之歌?初初开启的花瓣,布满绛红血脉,清扬地,似悲似喜,咏唱著对水乡最深刻的眷恋。缓缓滚动的露珠,晶莹如泪。柳生甫卸下参军之职,宿醉醒来,大唐长安城也悠悠转醒,自晨光中。曲江,及第进士欢筵的荣耀之地,杳无人迹,只芙蓉园回荡著若...

《《涉江采芙蓉》的翻译》
答: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原文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短情长:男儿非草木,未到伤心处》
答: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王菲在歌中唱道: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古诗十九首中,有大量描写妻子思念在外游历丈夫的篇章,但是也有描写在外游历的丈夫思念妻子的,比如这篇《涉江采芙蓉》关于这首诗到底是思妇还是思夫,有不同观点。然而从文章行文的笔调来看,我我更...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