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文言文连词的分类

作者&投稿:帛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语文古文里的连词要怎么区分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2. 在文言文句子中如何区分介词和连词

1.译成白话文,看译成连词顺还是介词比较顺

2.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至于介词,多用于补充说明一种状态或者方式,在应用上多具有状语的意味,另外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

例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处如果用介词是不能解释的,由于介词没有承接(包括顺接和转接)的意味,只能把“物喜”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内容(动作),或者是一个切割开的两个内容,用以字表示一种行为的方式,以“物”作用于“喜”。相反,如果用作连词解析,就可以表示一种承接关系,译作:因为“物”而“喜”。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此处的以是介词,表示一种行为方式:“把,用来”的意思。若看连词,其前后的内容一般有相似或逻辑上的承接关系,这里把“以”字分情况讨论:

(1)以的前边是”必“,后边是”分人“,不具有相似或联系性,故没有连词性质

(2)以的后边为”分人“,是译作分给其他人的意思,是一个动作,不是两个内容的逻辑承接关系,因此也不能译作连词

综上,此处的以字是介词的意味,译作:把,用于。

连词:有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表承接等等.常用的有"而"

介词:多表状态,常用的有"于,以,"等等

3.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连词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它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有 时也连接段落。连词所表示的关系有并列、顺承、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让步等。

文言文连词的第一个特点是:同一个连词往往表示多种关系 与意义,作用非常灵活。“而”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如: ①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螯。

按:“六”应为“八”,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但是,得到了 它,把它的肉风干作为药钟……) ③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智。

(《公输》)(宋国没有罪过却 去攻打它,不能叫聪明。) ④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各位若是同 意,就听我指挥吧。看着指挥者的马头,即听从指挥的意思。)

以上例句中的连词“而”,在第①例中表示并列关系,第② 例中表示顺承关系,第③例中表示转折关系,第④例中表示假设 关系。 因此,翻译为白话文时,要斟酌上下文的意义,不可千篇 一律;同时,不要用翻译后的词去判断原来那个词的词性与意 义,以免支离烦琐。

文言文连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句子成分之间,往往使用连 词,即在现代汉语不需要用连词的地方也用上连词;反之,复句 的关系多用“意合法”,不使用连词;分句之间即使使用连词, 也往往不配对。 如: ⑤ 未几而成归。

(《促织》)(不多久,成名就回来了。) ⑥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我从从容容地起身。) ⑦ 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论贵粟疏》)(商人虽然没 有像农民那样从事耕作的辛苦,他们却占有田地里出产的 物品。 ) ⑧ 虽鸡狗不得宁焉Q (《捕蛇者说》)(即使是鸡狗,也不能 安宁。)

例⑤⑥在单句的句子成分之间用了连词“而”,在白话文中 是不需要用连词的。例⑦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文言文没有用一个 连词,译成白话文时要用“虽然……却……”来表示,这才意义 显豁。

例⑧是个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句子,只用了一个“虽”, 没有另外的词配对呼应,译成白话时必须加一个“也”呼应,成 为“即使……也……”的格式。

4. 文言文的连词和介词怎么区别

1.译成白话文,看译成连词顺还是介词比较顺

2.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至于介词,多用于补充说明一种状态或者方式,在应用上多具有状语的意味,另外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

例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处如果用介词是不能解释的,由于介词没有承接(包括顺接和转接)的意味,只能把“物喜”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内容(动作),或者是一个切割开的两个内容,用以字表示一种行为的方式,以“物”作用于“喜”.相反,如果用作连词解析,就可以表示一种承接关系,译作:因为“物”而“喜”.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此处的以是介词,表示一种行为方式:“把,用来”的意思.若看连词,其前后的内容一般有相似或逻辑上的承接关系,这里把“以”字分情况讨论:

(1)以的前边是”必“,后边是”分人“,不具有相似或联系性,故没有连词性质

(2)以的后边为”分人“,是译作分给其他人的意思,是一个动作,不是两个内容的逻辑承接关系,因此也不能译作连词

综上,此处的以字是介词的意味,译作:把,用于.



《文言文假设连词》
答:何乐士等的《古代汉语虚词能释》(以下简称《通释》)列有“当、当使、而、苟、或、即、假、假令、假使、假之、借、令、如、若,设、设令、设使、使、向使、倘、倘若、傥、党、脱、脱其、微、为、向、乡、抑、则。2. 文言中什么是连词 其一,连词是虚词,也就是说,连词是由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表转折关系连词归纳》
答:1. 高中文言文中,虚词“而”表递进关系和表转折关系时是否用法相同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文言文连词的用法》
答:1. 文言文中连词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

《文言文的介词,连词,副词怎么判断最好能举》
答:例如:拾于野(在野外捡的);晓之以理(用道理说服他);产自西域(西域出产)……文言连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类同,只是所用的词(字)存在差别。只要很好地掌握了现代汉语的连词,对文言文来说不存在问题。文言副词与连词的情况相同,与现代汉语的连词一样,仅仅是词(字)有差别。例如,现代汉语的“...

《文言文连词表修饰》
答:我决起而飞——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我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而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而征一国者——通假字,通“耐”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夫列子御风而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2. 在古文中“而”字作连词...

《文言文而作并列连词》
答:1. 如何区分文言文中而字作为连词用法时的“承接”“并列”“递进”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

《怎么区分文言文里的介词和连词?完全不明白,求解》
答:介词一般是于,连词是而, 有两个是看具体成分:以,焉 连词是连接两个句子成分,介词是在……,比如常在于险远,经常在险峻高远的地方,这里的于:在,介词,表方位处所…

《文言文怎么区分介词和连词,比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的》
答: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介词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区别在于连词前后连接的是名词或词组,介词后面是施加动作的对象,这里与是连词,表示和。

《语文文言文中连词表承接,表修饰,表并列,表转折什么意思》
答:表承接,如“登高而招”,而,表示后面内容是顺着前面内容的继续。“登上高处招手”。表并列,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而,表示前后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黑色的底子和白色的花纹”。表修饰,如“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示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我曾经整天地思考”表转折,如“...

《连词与的用法文言文》
答:2.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与“与”是介词用法还是连词用法 介词是介绍并引出人物的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与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组成介词结构(又称介宾结构、介词短语或介宾短语),一般作整个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连词是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这两个成分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其他词语。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