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西近代化过程(从三个方面切入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以史实线索为主)学霸快来啊!!!!!!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和中国时事政治事件

作者&投稿:雕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时事政治~

#这个时事政治半月谈电子资料有没有用2010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001)--2010年1月1日更新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09年12月;《半月评论》更新09年第24期;《了望时评》更新09年第52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09年第24期
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资料,本电子书内容分为“时事政治备考学习方法汇总”附录,以及“时政阅览部分”、“半月谈重大时事及小测试”、“时政测试部分”、“半月评论”、“了望时评”、“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时政热点精选”、“历年党代会文件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事记”九部分,计70000多字、1000多道测试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2010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近代的鸦片战争 政治的有文化大革命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1、曲折前进: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本阶段说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你这么吊,你历史老师知道吗?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