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偏激性格是如何造成的(朱元璋残暴的性格是种病)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患者:朱元璋

性别:男

年龄:六十左右岁

职业:皇帝

文化程度:幼时读过两个月私塾,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后通过自学,达到中等文化程度。

01 朱元璋的自述

自从俺四十一岁做了皇帝,按理说应该幸福才是,可是俺这心里一直都是苦的,别人都以为做皇帝好,可只有我知道,这个滋味不好受,我每天活的都很压抑,战战兢兢的。

其实不怕你笑话,俺就是担心俺这皇位坐不稳,生怕有一天被人给夺了去。就为这个,俺是吃不好、睡不香,每天都像油锅里的蚂蚁一样受煎熬。

俺是过来人,况且俺这岁数也摆在这,俺明白人心这个东西有多坏,很多人就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各种阴谋、嫉妒、算计,人心险恶呀!

俺这个人心细,做事讲究滴水不漏。可自从做了皇帝,俺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我担心有人要陷害我,那些算计我的小人们肯定惦记着把我这偌大的宫殿给烧了,把我的老婆女儿掳去做奴婢,把我的儿子杀个精光……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愁啊。

要知道,当初俺就是把张士诚给活活鞭死的,死后还给他来个挫骨扬灰。你再看看我身边的这些兄弟们,徐达、常遇春、蓝玉、胡惟庸,他们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的人,虽然表面上对我尊敬,可谁晓得他们心里是咋想的?

想当初郭子兴对我恩重如山,我有今天也全靠他的栽培,可为了霸业,俺还不是把他的儿子给杀了?俺还拥立韩林儿当小明王,等到用不着他了,俺不还是把他给淹死了?

俺南征北战二十年,知道越是安稳的时候越容易出事儿。所以俺是殚精竭虑,考察古今制度。俺这个人从小没怎么读书,现有的这点知识都是通过自学得来的。俺通过研究历朝历代的史书明白了一个理儿:那些权臣是最危险的,是最容易犯上作乱的。

于是俺就干脆废了丞相制,除了俺,谁都甭想独揽大权。为了防止子孙不肖,俺还写了《大明祖训》,颁布了《大明律》,做了《大诰》。就连老百姓穿什么衣服,住多大的房子,俺都给他规定的明明白白。为了防止有刁民私下串联,俺规定老百姓没事儿的时候,只能待在自己的乡里,不许四处走动,如果要出本县,必须打申请。(眼里露出一丝满意)

要是谁敢不守规矩,那就别怪俺不客气,对于那些敢挑事的,俺抓过来就把他做成“人皮筏子”,俺看谁敢不服?

按理说,俺做的已经够周密的了,可俺还是一百个不放心。法度再严,也系不住人心呐!俺的耳目告诉我:汤和日日嗜酒妄杀,又夺人产业。廖永忠派人和太监打通关系,整天打听俺的小道消息。曹兴擅自杀死朝廷命官。最可气的就是蓝玉,他竟然在衣袋上镶了一条金龙,他想干什么?

算了!虽说心里有万般不忍,俺也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狠狠心,把他们全都杀了。

可俺这心还是放不下,总觉得自己制定的法度还有什么纰漏。每次看到宫女和太监窃窃私语,俺就觉得他们是在议论俺。看见文武百官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俺就觉得他们在欺瞒俺。总之,俺身边没有一个好人,都是一群想要陷害俺的白眼狼。

02 诊断意见及依据

诊断意见:疑似朱同志患有情感焦虑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

诊断依据: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据《英国克氏医学全书》):

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者歧视自己。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悟出隐含贬低或威胁性的意思。

无端怀疑别人在搞阴谋,要伤害自己,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过分自尊,不择手段追求权利,有强烈出人头地的愿望。自我评价太高,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事业上一般比较成功。

嫉妒心强,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成功、比自己幸福。

对挫折和遭人拒绝过于敏感,对极小的侮辱、伤害不宽恕,耿耿于怀。对他人的过错不宽容,为人固执。

施虐倾向的诊断标准:

缺乏同情心和道德感,对人极度冷漠,极度自私。

有强烈的控制他人、指挥他人的欲望。

具有强烈的攻击欲望,并难以抑制。

喜欢看到受攻击者的痛苦,喜欢施行残酷行为,并从中获得成瘾的快感。

03 朱元璋同志的病因分析

我们通过对朱元璋同志的部分自述和调查走访,进一步确定了诊断结果。我们发现朱同志的症状非常典型,几乎是学术意义上的样板。一般来说,以上所列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五条诊断标准中只要有三条符合即可确诊,而朱同志五条均符合。施虐者四条标准也基本符合。

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者歧视自己。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悟出隐含贬低或威胁性的意思。

朱同志早年家境贫寒,为了糊口做过和尚、参加过叛乱、当过盗贼,这样的经历使他经常担心别人会因为他卑微的出身而看不起他,因而过于敏感。

我们从他称帝后的几个“文字狱”的案例中,就能看出朱同志极端的偏执特点:

①桂林府蒋质作《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一语,因淮河方言中“则”与“贼”同音,朱同志认为这是在骂自己做过“贼”。

②常州府蒋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知”一语,朱同志认为“生”是指代“僧”,讽刺自己做过“和尚”。

③祥符县贾翥作《正旦贺表》中有“取法象魏”一语,而朱同志认为“取法”有“去发”之意。

总之,这些“冒犯”了朱同志的人全都被他给杀了,无一幸免。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朱同志极端的自私、极度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和道德感。

无端怀疑别人在搞阴谋,要伤害自己,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朱同志在自述中讲到,他经常怀疑有人要陷害自己,想要颠覆自己的皇位,因此经常无端猜测。

他热衷于用特务手段来监视自己的下属,并且明目张胆,毫无顾忌。他还特别喜欢观察别人的隐私生活,生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

有一天,一个叫钱宰的老儒嫌政务太烦了,遂做了一首小诗来解闷:“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朱同志召见钱宰,开门见山便说:“昨天你做的那首诗不错,如果把“嫌”字换成“忧”字就更好了。”

吓得钱宰大气都不敢喘,哆哆嗦嗦的差点尿裤子。

过分自尊,不择手段追求权利,有强烈出人头地的愿望。自我评价太高,认为自己一贯正确。事业上一般比较成功。

朱同志早年的坎坷经历,练就了他超高的智商、敏捷的反应、周密的思维,可以说他的耐挫能力极强。

他有着强烈的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心理上有种想要用事业上的成功来弥补出身卑贱的自卑心理,因此他对事业相当执着,每天工作时间平均十四个小时以上,对事业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比如:娱乐、友情、家庭等等。

他把自己的无情当成超人的品质,为了事业,他不惜背信弃义,比如杀害岳父郭子兴的儿子郭天爵,杀害自己的大批战友,杀害自己的妻子李淑妃。

总之,任何阻挡他之中执念的障碍,都可以被他的无情所清除。

嫉妒心强,不愿看到别人比自己成功、比自己幸福。

从朱同志的行为来看,他特别痛恨那些家庭幸福的官僚地主,这跟他早年受到地主们的欺压有关。

朱同志认为自己虽然高高在上,但生活中充满了焦虑、烦躁,整日劳心,毫无乐趣可言。他个性刻板,没有兴趣爱好。年龄大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自己的生活灰暗枯燥,而那些官僚地主整日却丰衣美食,丝竹管弦,生活的尤为滋润。这让他心理极为不平衡,因此,在历朝历代中,他给官员的俸禄是最少的,对待官员的态度也最刻薄。

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官员们如果只拿他给的工资,那么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而贪污如果被发现,那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可见,朱同志对富人怀有天生的敌意,不仅仅是他的“被害妄想”,朱同志的乐趣就是践踏别人的幸福,自己不快乐,别人也别想好。

对挫折和遭人拒绝过于敏感,对极小的侮辱、伤害不宽恕,耿耿于怀。对他人的过错不宽容,为人固执。

朱同志一生嗜杀成性,可以解释成早年对生活所受侮辱、伤害的报复。

他在事业的早期就极端的强调纪律性,立法严苛,对违反者绝不宽容,许多制度并不合理,而他却锱铢必较,达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他规定:妓女只能穿黑色的衣服。有一次,他宴请即将出征的傅有德,让大将叶国珍作陪。席间,叶国珍让妓女穿上了杂色的衣服。这让朱同志大发雷霆,叫人把叶国珍和妓女抓起来锁在马厩里,并削去了妓女的鼻尖。

叶国珍不服、进言:“死则死,何得与贱人同囚?”

朱同志说:“尔不遵我分别贵贱之令,故以此等贱人辱之。”后来还下令打了叶国珍数十鞭,发配到他到瓜州去做了一个挑夫。

可以说,朱同志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已经到了极其变态的程度。

04 专家学者对朱同志的几点总结和建议

卡伦▪霍尔奈 ,(女,德国心理学家,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因通常隐含在早期的生活经历之中。一个人基本的人性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通常都经历过特别严酷的童年,那时他们遭遇过极端的虐待、羞辱、嘲弄、忽视以及明目张胆的虚伪。就像在集中营长大的人一样,他们没有被压垮,反而打造出一副铁石心肠。

埃里希▪弗洛姆 (男,德国心理学家,此人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独树一帜,影响较大):施虐狂的性格特点很明显,有难以控制的暴力攻击、侮辱他人的倾向、行为中缺少道德标准、没有羞耻感、充满强烈的施虐狂冲动,从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中获得满足、寻求快乐,这是反社会性人格的重要特征。

这种人格障碍是早期情感剥夺、这会歧视这两大因素造成的。

鉴于朱同志病情的复杂性,专家建议他要住院治疗,利用药物来缓解狂躁和焦虑的症状,毕竟朱同志的工作特殊,病龄较长,仅靠心理疏导恐怕效果甚微,只有通过强制手段进行治疗。

另外,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病症,但这样的建议恐怕朱同志不会接受,让一个皇帝去跑步,太有伤风化。

(全文完)

本文观点摘自: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英国克氏医学全书》

《自我的追寻》

文 | 阿让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杀人犯的?》
答:自然就慢慢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一看李善长身边的朋友圈,人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势力。再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了吗?李善长平时不太注意自己。他总是和一些人交往,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过于单纯。这样,对李善长不满的人自然会有话说你任人唯亲。朱元璋也把这些问题看在眼里,他想找个合适...

《朱元璋的故事有什么》
答:常说时势造英雄,若不是当时的局势,朱元璋也只是一个以讨饭为生的和尚。所以,有时候,时机非常重要,只有认准机会并且好好把握,才能抓住幸运的尾巴,成为时代英雄。朱元璋的身世 朱元璋本名朱重八。这个名字其实是一个生日日期。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当时的统治尤为残暴,汉族百姓们连最基本的一口饭都...

《《山河月明》热播中,剧中朱元璋的饰演者陈宝国,网友对他的演技有何评 ...》
答:为了让这样的反差不至于让观众反感,陈宝国特地用了一种细腻方式来表现前后不同,他让这个帝皇披上了一层伪装,看似与从前一般,可在行为细节,与一些言谈细节中,将这丝暴戾一点点透露出来,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出老年时期的朱元璋性格已经变了,却也不会因为这样的改变,而觉得突兀。可以说陈宝国的演技成就...

《朱元璋一代天子,对待马皇后体贴入微,为何却用铁裙刑处死朱棣生母?_百度...》
答:朱元璋,此人生性多疑,而且尤其把女人的忠贞看得尤为重要。而朱棣的生母碽妃是在不足月的情况下生下的朱棣。因此朱元璋怀疑她不贞洁才用铁裙刑罚处死了她。朱元璋怀疑碽妃的贞洁 朱元璋毕竟是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个开国皇帝的,他生性多疑只对自己的马皇后特别好。虽然他也和其他的皇帝一样拥有三宫六院...

《心狠手辣、手段凌厉的朱元璋,为什么面对马皇后的时候却转变成了侠骨柔情...》
答: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当时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皇后嫁给了身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皇后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极为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

《为什么朱元璋成功,陈友谅、张士诚不行?》
答:在乱世中这种性格优点是狠毒果断。但缺点也很明显:少谋而偏激,不知进退取舍。最为明显的弱点是不善打逆风战。一旦处于弱势便迅速崩溃,毫无韧性可言。和朱元璋大战一开始发动突袭,在取得优势下冒险突进,被处于劣势的朱打了个漂亮伏击瓦解攻势。在朱元璋冒险出兵救小明王内部空虚时,虽然及时发动进攻,但...

《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时是怎样反腐的》
答:等着事情过去了,一次朱元璋去滕德懋家,竟发现滕家极度穷苦,然后剥开滕德懋的尸体,又发现他腹中只有野草,半颗粮食都没有,这才明白自己办错了案。之所以出现类似的冤屈,除了株连过多,冤假错案难免外,却也由于晚年朱元璋偏激的性格:垂暮之年的他,性格也越发暴烈,特别是在太子朱标与妻子马皇后相继离世后,处理起类似...

《刘邦,武则天,朱元璋,谁的人品最差?》
答:这些都是古代的帝王,他们的人品都不差,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他们都是六亲不认的。刘邦杀害了开国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武则天连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也不放过,这些皇帝们都是六亲不认的。归根到底都是皇帝宝座惹的祸,因为皇帝的职位很特殊,除非自然死亡,否则不能能够...

《朱元璋的亲侄子叛变,铁木真手下却无叛将,差距在哪呢?》
答:朱元璋和铁木真相较,差距在哪呢?小编认为,至少有三点:其一,铁木真从18岁开始向蔑儿乞人开战,从而走上部落领袖的位置,到65岁去世,这47年间,他一直很关怀自己的部下,而且赏罚非常分明,不管是木华黎,还是哲别,无不对铁木真感恩戴德。相比较而言,朱元璋的性格则比较偏激,他看不惯读书人、看不...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侏杀开国功臣的?》
答:朱元璋的滥杀功臣以及刚猛治国的手段也过于偏激和残忍,亲自颁布《大诰》等法律条例,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建国初期的几个大案株连了十万多人,其中不免牵连了许多无辜。他将随他建功立业的大批功臣和武将除之殆尽,不仅造成了“靖难之役”战争中建文皇帝无将可用,军事不利最终被明成组...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