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西葫芦和葫芦有什么区别 西葫芦和葫芦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好一点的西葫芦种子

作者&投稿:叔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葫芦怎么做好吃 西葫芦和葫芦的区别~

材料
西葫芦一个,番茄2个
做法
步骤1:蒜切末,西葫芦去瓤切片,番茄切块。
步骤2:锅中加水,水开倒入西葫芦加盐焯一下水,然后装盘备用。
步骤3:热锅倒入油,加入蒜末煸炒爆香
,然后加入番茄翻炒(番茄一定要用熟透的,那样能炒出红油来)炒出来使这个样子滴。
步骤4:倒入西葫芦,,加入一点盐,少许白糖翻炒几下即可。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梗粗壮,有棱角,被黄褐色短刚毛;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顶端锐尖;雄蕊花丝长15毫米,花药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壮,有明显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大。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种子卵形,白色,长约20毫米,边缘拱起而钝。很多地方叫角瓜。

葫芦,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

西葫芦和葫芦的区别如下:

1、所属不同

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

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2、生境分布不同

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葫芦的生境分布为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3、作用不同

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果实作蔬菜;

而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果实老熟后经一定处理可作容器,如酒壶;生活用具,如水瓢;鸣虫玩具,如蝈蝈葫芦;及观赏品等。


扩展资料:

葫芦的主要变种:

1、瓠子(变种)扁蒲的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2、小葫芦(变种)的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我国多栽培,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

3、瓠瓜(变种)的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厘米,各地栽培,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西葫芦的生长习性: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

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葫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葫芦



1、形态。西葫芦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

2、营养。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3、原产地。西葫芦原产印度,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有栽培。葫芦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西葫芦:

葫芦:


扩展资料:

西葫芦营养价值:

西葫芦性温、甘、无毒,除含有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瓜氨酸、腺嘌呤、天门冬氨酸、葫芦巴碱等物质,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能帮助肝、肾功能减弱患者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目前还被广大妇女称之为“最佳美容食品”。

葫芦营养价值:

1、葫芦是属于一种味甘,性平滑无毒的食物,同时实际上葫芦全部都是可以用养生功效的。而且葫芦的解毒功效是很强的,因为能够对各种的瘘疮疾病是有好处的。

2、葫芦的蔓、须药性与葫芦的花是相同的,都是可以利用吃葫芦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治疗麻疮的问题,对我们健康是有好处的。

3、葫芦的瓤及子都是属于味苦,性寒的,同时葫芦还有一定的毒性存在,是可以起到治牙病的功效,对于治疗面目、四肢肿的问题,还有小便不通,鼻塞以及痈疽恶疮的不适情况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葫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葫芦



一、形态特征

西葫芦: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有短刚毛和半透明的糙毛。叶柄粗壮,被短刚毛,长6-9厘米;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齿,基部心形,弯缺半圆形,深0.5-1厘米,宽3-4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在背面稍凸起,两面均有糙毛。

果梗粗壮,有明显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大,但不成喇叭状。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种子多数,卵形,白色,长约20毫米,边缘拱起而钝。

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

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二、生长环境

西葫芦: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

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葫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低洼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岗地。忌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三、分布范围

西葫芦: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欧、美洲最为普遍。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葫芦:中国各地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

四、主要价值

西葫芦: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不同品种每100g可食部分(鲜重)营养物质含量如下:蛋白质0.6-0.9g,脂肪0.1-0.2g,纤维素0.8-0.9g,糖类2.5-3.3g,胡萝卜素20-40微克,维生素C 2.5-9毫克,钙22-29毫克。

葫芦:每100克葫芦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15.00千卡),蛋白质(0.7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3.50克),膳食纤维(0.80克),维生素A(7.00微克),胡萝卜素(4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

尼克酸(0.40毫克),维生素C(11.00毫克),钙(16.00毫克),磷(15.00毫克),钾(87.00毫克),钠(0.60毫克),镁(7.00毫克),铁(0.40毫克),锌(0.14毫克),硒(0.49微克),铜(0.04毫克),锰(0.08毫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葫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葫芦



1、西葫芦
西葫芦(学名:Cucurbita pepo L. ),别名:茭瓜、白瓜、番瓜、美洲南瓜。分类: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产地:原产北美洲南部,今广泛栽培。西葫芦是一种光滑的圆柱形夏季葫芦,墨绿色,通常有浅绿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和白到淡绿色的坚实肉质。
植物形态
西葫芦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主蔓长度:矮生品种节间短,蔓长通常在50㎝以下,在日光温室中有时可达1m(因生长期长);半蔓生品种一般约80cm;蔓生品种一般长达数米。具叶卷须
,属攀援藤本,但常匍匐生长(矮生品种有的直立)。单叶,大型,掌状深裂,互生(矮生品种密集互生),叶面粗糙多刺。叶柄长而中空。有的品种叶片绿色深浅不一,近叶脉处有银白色花斑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鲜黄或橙黄色。雄花花冠钟形,花萼基部形成花被筒,花粉粒大而重,具粘性,风不能吹走,只能靠昆虫授粉。雌花子房下位,具雄蕊但退化,有一环状蜜腺。单性结实率低,冬季和早春昆虫少时需人工授粉
。雌雄花最初均从叶腋的花原基开始分化,按照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的顺序从外向内依次出现。但雄花形成花蕾时心皮停止发育,雄蕊发达;雌花则在形成花蕾时雄蕊停止发育,而心皮发达,进而形成雌蕊和子房。瓠果,形状有圆筒形、椭圆形和长圆柱形等多种。嫩瓜与老熟瓜的皮色有的品种相同,有的不同。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红或黄绿相间。每果有种子300-400粒,种子为白色或淡黄色,长卵形,种皮光滑,千粒重130-200g。寿命一般4-5年,生产上限为2-3年。利用优质蔬菜
,可做成多种菜品。
2、葫芦
葫芦,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另外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西葫芦是菜,葫芦不能吃,一般劈两半做瓢(舀水舀米面什么的)

《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
答:瓠子和西葫芦是不一样的,瓠瓜和西葫芦虽然比较的相似,但是两者的差别较大,不是同一种植物,瓠瓜属于葫芦科葫芦属,西葫芦属于南瓜属,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果。瓠子简介瓠子属于葫芦科,是可以食用的,瓠子结出的果实和葫芦相似,瓠子的形状更加挺直一点,刚成熟时的瓠子颜色为绿色,完全成熟的时候,...

《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
答:错,葫芦是葫芦,瓠子是瓠子,瓠子是葫芦科的一种植物,葫芦和瓠子二者不是同一种植物。瓠子别名:甘瓠、甜瓠、瓠瓜、净街槌、龙密瓜、天瓜、长瓠、扁蒲,夜开花。是被子植物门,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一年生攀援草本,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子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

《瓠子西葫芦的区别》
答:你想问的是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是什么吗?它们的区别如下:1、生长地方不同:瓠子是北方人常见的一种瓜果,在南方地区比较少见,即使是有瓠子的种植,也会叫他别的名字。而西葫芦则南方比较常见。2、属性不同:瓠子和葫芦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葫芦科葫芦属,而西葫芦则属于葫芦科南瓜属,它和南瓜的...

《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是什么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介绍》
答:1、从植物学上说,瓠子和葫芦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葫芦科葫芦属;而西葫芦则属于葫芦科南瓜属,它和南瓜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淮安本地称西葫芦为占瓜,至于笋瓜则是葫芦科南瓜属的另一种蔬菜。2、从生长形态上说,两者也有很大不同,瓠子是爬蔓生长的,果实一般呈直筒形,而西葫芦一般不爬蔓,或者说蔓...

《瓠瓜和西葫芦的区别》
答: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是:外观不同、味道不同、原产地不同、生长环境不同。1、外观不同 西葫芦为圆柱直筒状,体长偏短,且有明显的棱沟,比较圆润粗大,其颜色为淡绿色,表面比较光滑且会有一些明显白色斑点。而瓠子体型偏长,一般为直筒状,但形状不规则,比较多样,整体更纤细,颜色则比较淡。2、...

《你打的葫芦与西葫芦哟什么区别》
答:没区别

《瓠瓜和西葫芦的区别》
答:形态区别 瓠瓜的果实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明显的纵向条纹,果皮较硬,颜色多为淡绿色或黄绿色。果肉较厚,口感清脆爽口,味道甜美。而西葫芦的果实则呈长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果皮较薄,颜色多为淡绿色或淡黄色。果肉较细嫩,口感柔软,味道清淡。食用区别 瓠瓜和西葫芦都是夏季常见的蔬菜,它们在...

《西葫芦是什么》
答: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的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属于蔬菜,又名窝瓜、小瓜、番瓜、角瓜等,其可食部占73%,水分占94.9%,接近黄瓜,是果蔬中的补水高手。西葫芦能量较低,仅为19千卡/100克,略高于黄瓜。高水分低能量使得西葫芦成为夏季受欢迎的蔬菜之一,能给炎热的苦夏带来一丝清凉。西葫芦形态特征 ...

《瓠子和西葫芦的区别是什么?》
答:属目不同,原产地不同。1、属目不同:瓠子就是瓠瓜,瓠子是属于葫芦科葫芦属的,算是一种草本植物。而西葫芦虽然也是葫芦科的,但是是属于南瓜属的。2、原产地不同:瓠子即瓠瓜,原产非洲南部。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在中国自古就有栽培,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北方较少。西...

《瓠瓜和西葫芦的区别》
答:3、功效不同区别:瓠瓜可以起到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辅助润肠通便的功效。而西葫芦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辅助清热解毒的功效。4、禁忌不同区别: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一般不建议吃瓠瓜,以免加重病情。而西葫芦一般没有禁忌的人群。5、食用方法不同区别:瓠瓜可以清炒、凉拌、熬...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