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生态伦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作者&投稿:雪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生态伦理学,既沿用了传统伦理学的许多术语,也创造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工具。生态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流派,也都有其明确的主张,形成了各种类别。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伦理学,我们有必要对几个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1?道德代理人道德代理人,是指任何一种拥有这样一些能力的存在物,根据这些能力,该存在物能够做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为来,能够承担某些义务和责任,并对其行为后果负责。这些能力包括:判断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权衡赞成和反对某些选择的道德理由的能力;根据这种权衡的结果做出决定的能力;拥有为实现这些决定所需要的决心和意志,为自己那些尚未履行义务的行为做出解释的能力,等等。很明显,并非所有人都是道德代理人;只有那些心理健全、具有一定理性的人才具备成为道德代理人的资格。那些不能用理性控制其行为的人(如婴儿、精神病患者、痴呆症患者)不是道德代理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真正理解道德行为的全部含义,也不能要求他们承担其行为的道德责任。

2?道德顾客道德顾客,是指那些道德代理人对之负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且可以对之做出正确或错误行为的存在物。大多数生态伦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存在物要想成为道德顾客,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利益、价值和目的。但对任何一个存在物的利益,不同的生态伦理学家(特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家)往往有不同的解释。有的生态伦理学家则认为,一个存在物只要拥有自己的价值或天赋价值,它就有资格成为道德顾客。泰勒指出:“对道德顾客来说,最具伦理意义的事实或许就是:道德代理人能够从道德顾客的角度看问题,并能够站在道德顾客的角度做出应如何对待道德顾客的决定。隐含在这一命题中的伦理含义是:把促进和保护道德顾客的完整存在(而非做出决定的道德代理人的福利)视为判断问题的标准。”

3?道德地位道德地位,是指一个存在物在道德代理人的道德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按照汤姆·里根的说法,“一个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并且仅当它是这样一个存在物的时候:在我们决定我们是否应该采取某个行动或接受某项政策时,我们会从道德上考虑这个行动或政策给该存在物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我们把某个存在物自身的利益或价值当作判断一个行为或规则是否符合道德的一个因素时,该存在物就获得了一种道德地位,成为道德共同体的一个成员。道德王国中的所有道德顾客拥有平等的道德地位,都是道德王国中的成员。一个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是对道德代理人的一种约束因素,它要求道德代理人必须要用道德来约束其对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做出的行为。

4?天赋价值天赋价值,也称为固有价值或内在价值,是指一个存在物只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目的本身来加以维护,它就拥有天赋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一个存在物从它存在的那天起就拥有的。里根和泰勒就是这样来理解“生命主体”和“生物的目的中心”的天赋价值的。他们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突破西方伦理学(特别是康德的理论学说)只把人当作内在价值来加以维护的局限。西方生态伦理学所理解的“目的”是较为宽泛的。一个自然存在物,只要它拥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繁衍能力、生态学意义上的自我维持倾向、控制论意义上的自动平衡功能,它就是一个拥有自身目的的、具有天赋价值的存在物。

5?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为人类中心论,它是西方传统的伦理思想,它把人类视为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范围之外,认为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规范,维护人的利益是道德的目的,而自然界则只是满足和实现人类欲望和需要的工具。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要点是:只有人才是道德主体,一切非人存在者都不是道德主体。换言之,只需对人讲道德,对一切非人存在者皆不必讲道德,即道德关系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其他存在者之间(或其他存在者彼此之间)不存在道德关系,只有人类社会才是道德共同体,任何其他存在者都不可能构成道德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按照其形成时间,可分为古典人类中心主义(又具体地分为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二元论和理性优越论几种论调)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内部,由于对待自然态度的显著差异,一般地区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6?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学说认为,其他自然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因而我们对它们不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7?神学目的论神学目的论学说认为,上帝、天使、人、动物、植物与纯粹的物体组成了一个等级性的存在链;在这个存在链中,上帝是最完美的,人次之。其他存在物的完美程度取决于它们与上帝接近的程度,而那些较不完美的存在物应服从那些较完美的存在物。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是其代表人物。

8?二元论二元论认为,人是一种比动物和植物更高级的存在物,因为人不仅具有躯体,还拥有不朽的灵魂或心灵,而动物和植物只具有躯体。其代表人物是笛卡儿。

9?理性优越论理性优越论认为,只有人才是理智世界的成员,因而只有人(因其拥有理性)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物不是理性存在物,人们对待非理性存在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不会直接影响理智世界的实现,因而把它们仅仅当作工具来使用是恰当的。理性优越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在近代,康德是理性优越论的代表人物。

10?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人有权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的自然物。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条件地、机械地强调人类的至上性,强调人类是世界的唯一主宰,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决定其他自然物是否具有存在价值的标准。

11?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人虽然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权益及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12?动物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是指把动物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人的活动除了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动物,动物的权利问题是生态伦理学要讨论的具体问题之一,它被作为生态伦理学打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体系的突破口。动物中心主义,最初是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动物保护思想中产生的,但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保护动物思想又有着显然的区别。尤其是以澳大利亚学者彼得·辛格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和以美国哲学家汤姆·里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确立了真正的动物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是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动物保护思想脱胎,经历了近代的“仁慈主义”后,最终形成了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的伦理观点。

13?仁慈主义仁慈主义,是指人类应该善待动物,认为动物也应像人一样享有“天赋的权利”,因而也必须承认它们是权利主体。17~18世纪,欧美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这种理论主张。

14?动物解放论动物解放论,是指将道德关怀拓展到动物,人类要把动物从附属的地位解放出来。其代表性人物是彼得·辛格,他所著的《动物解放》一书,把动物保护运动推向了一个从关注动物的福利到关注动物的权利的新的阶段,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18世纪的杰罗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动物解放论认为,感受苦乐的能力是拥有利益的充分条件,也是获得道德关怀的充分条件,由于动物能够感受到苦乐,所以动物应该获得解放。

15?动物权利论动物权利论,是指动物同样拥有一种天赋权利。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汤姆·里根,他于1983年发表了《为动物权利辩护》,被认为是从哲学角度最彻底地反思“动物的权利”的著作。他认为,只有假定动物也拥有权利,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无谓伤害。动物权利论认为,所有那些用来证明尊重人的天赋权利的理由都同样适用于动物。

16?生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是指所有生物都应该被归入伦理关怀的范围。许多生态伦理学家认为,只将动物纳入道德视野还不够宽阔,对动物之外的生命还缺乏必要的道德关怀。生物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的道德关怀不仅应该包括有感觉能力的高级动物还应该扩展到低等动物、植物以及所有有生命的存在物身上。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超越任何类型的中心主义,不赋予任何存在物以本体论的优先地位,走向珍视万物的全新时代。生物中心主义主要分为史怀哲的敬畏生命的伦理理念和泰勒的尊重大自然的伦理思想。

17?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是指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存在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阿尔伯特·史怀哲是其代表人物,他认为,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18?尊重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是指人类应该认识到,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与其他生物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每一个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保罗·泰勒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通过抛弃人的优越性的观念,来接受物种平等的观念,才能实现对大自然的尊重。

19?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就是一种将道德关怀对象确定为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生态伦理学流派。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是整体的,即它不仅要承认存在于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把物种和生态系统这类生态“整体”视为拥有直接的道德地位的道德顾客。生态中心主义是基于自然世界具有内在价值的哲学前提,主要包含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以及对两者均有继承和发展的自然价值论。

20?大地伦理大地伦理,是指一个真实的环境伦理,就是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不是由于它对人类的生存和福祉具有意义,而且人类对自然世界有伦理责任。其代表人物是奥尔多·利奥波德,他认为人类应扩大社区的范围,涵盖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整个说就是大地。人类只是这社区的成员之一,必须尊重与他一起生存的其他成员,而且要尊重生命联合体本身。而人只要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他就有义务尊重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共同体本身。

21?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是指整个生物圈都是平等的,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若无充足理由,人类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他生命,要求人类要与共同体中的其他生命同甘共苦。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于1974年创立深层生态学,她认为我们要保护所有物种,否定人类超越自然的态度。

22?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论,是指大自然本身就具有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在价值。人们对于大自然负有道德义务,这是以大自然具有的客观价值为基础的。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是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价值就是自然物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创造性属性,这些属性使得自然物不仅极力通过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协同进化也使得大自然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得到增加,使得生命朝着多样化和精致化的方向进化。



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明:生态,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状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合乎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形式的一个新阶段,是人与自然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要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生态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其理念构思,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
天人互泰: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其理念构思,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一脉赓续。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力量。
生态文明、天人互泰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着平衡和稳定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永续发展。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诚然,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生态系统如出现恶化、甚至崩溃,人类一切文明将成泡影。而当代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与“天人互泰”,正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维和伦理意识,立足全球与未来,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文、图/啠囦)

《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
答: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

《当代生态环境危机有什么伦理启示》
答:2、中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批开拓性的论文,并将该学科称为生态伦理学,近期有的学者主张改称为环境伦理学,目前基本认为两个概念通用 3、这种把伦理学应用于生态安全问题的学科,便称为生态伦理学.当代生态伦理学主要以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环境意义上的人类道德行为为研究主题 热点...

《环境伦理比例原理?》
答:地存在与发展下去,有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因此,人的一 切活动都要遵循维护基本生态过程,完善生命维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 维持生命能力的规律。生态学的这些结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 联和相互依存性,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证明了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从本质上说,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完善的...

《儒家道家佛教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什么的生存主张?》
答:物理学家F·卡普拉高度评价了道家生态伦理学:“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而且是最完美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佛教生态伦理观。佛教认为众生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人类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物质从无机到有机发展衍生的产...

《大地伦理应该怎样让大地共同体应当受到尊重?》
答:大地伦理的伦理观念,属于生态伦理中的生态中心主义学派。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对整个生态系统予以伦理考虑,包括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过程等。生态中心伦理是基于自然世界具有内在价值的哲学前提,通常包含大地伦理和深层生态学。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现代美国生态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所提出的最...

《试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答:论文摘要:本文从“行为规范”、“精神实质”和“生态智慧”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加以分析和阐述,指出在“行为规范”方面,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精神实质”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性,而对环境保护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生态智慧,则是儒家天人同源...

《科学伦理道德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因此,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生态环境伦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生态环境伦理学是人与自然道德生活的理论基础,它根据生态学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研究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

《生态伦理学》
答: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人对自然的关爱,有关生态伦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四个方面:(1)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 (2)动物解放和权利论;(3)生物平等主义;(4)生态整体主义。 刘福森先生指出:“自然界(或生态、生命)的‘内在价值’概念,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

《伦理学的基本内涵》
答:附:直到今天应用伦理学基本上还只是一个相当笼统的概念,它只不过是关于诸如医学、经济、政治、生态、科技及国际关系等不同领域的现实的伦理问题之研究的一个总称。而现代意义的医学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两性关系伦理、媒体伦理、网络伦理、动物伦理及国际伦理等等是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