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中国是在什么时期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从什么朝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作者&投稿:赫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正式进入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2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希望采纳

封建社会按照我国传统的史学研究认为是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朝,成立中华民国。将近2400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开始时间现在一般认为是公元前475年开始的,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又各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有的认为某一时期的这个事件是重大的,有的认为那个事件是重大的,且各有足以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和依据。对于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的认定就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某一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权威人士的权威论证,有时是为了便于陈述问题,又往往可以有个倾向于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如:新中国以来,对于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的倾向性看法是,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分两个时期,春秋在前,战国在后,其时间分界在公元前475年。持这一观点的有如下的一些重要著作和材料:
1,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版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其著早先还有版本)
2,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版沫若著《奴隶制时代》:“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5年。”
3,人民出版社1893年3月版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其著早先还有出版):“《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应为前475年)定为战国历史的开端,从这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4,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徐大同等编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指周平王东迁洛阳时起,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阶段。”
5,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简史》编写组《中国简史》:“前770年,周平王把王都东迁到洛邑,周朝从此称为东周。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自前770年到前476年的大约三百年间,称为春秋时期。”并“注:《春秋》原是鲁国史书的名称。该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后世把这一段历史称作春秋时期。现为叙述方便,又把春秋时期的具体时间调整为前770年——前476年》。”(本注同《中国史稿》之注)
6,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7,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8月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编《〈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学辅导》:“要求学生记住:东周建立,其前期称‘春秋’,后期称‘战国’。”(述“春秋”、“战国”的时间段同教科书。)
8,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冯克诚等主编《中国通史全编》:“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周本纪》为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段历史而得名。”“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前人也把春秋、战国合称东周。”
持上述观点的理由也基本上一致:1,春秋是奴隶社会性质。2,根据《史记•六国年表》关于春秋战国的起始时间。
肯定有人会问:公元前475年究竟出了什么重要事件,大家都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分界时间?
既然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秦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与此相关的改革首先是统一了度、量、衡;其次统一了文字;再则统一了货币。这些改革对于社会环境、生产力的高调整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后世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期是西周到秦灭6国。一共不到900年。从秦朝到清末,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应该算是中央内阁制

秦始皇称帝的时候开始封建主义。

战国时期。

《我国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答:中国封建社会是指从中国古代战国时代中期开始,到清朝后期(鸦片战争前)结束的历史时期,其起止年限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广义上的封建社会则是由马克思定义的,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

《我国原始人时期,奴隶制时期,封建社会时期的时间划分和标志,是什么?》
答: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按目前正统的历史学观点,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春秋为奴隶社会之末,战国为封建社会之始。

《我国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分界点是公元前475年。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是公元前475年,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是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战国时期,封建主义形成。按照现在正统的历史观,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

《中国封建社会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萌芽在东周的战国时代,开始在秦朝。其实也可以说封建始于战国。只不过第一个当皇帝的是秦始皇,而皇权正是中国封建历史的重要标志。 公元前475年(春秋战国时期)算起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
答: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封建,也就是分封建国。分封天然与统一相对立,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再从战国走向秦,是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以分裂为特点的封建制逐步崩溃的过程。了解封建制的崩溃过程,就是了解中国在春秋...

《中国什么时候走上封建社会》
答: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标志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答: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分界点是公元前475年,也就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按目前正统的历史学观点,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春秋为奴隶社会之末,战国为封建社会之始。奴隶社会和封建...

《我国在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方早了900多年》
答:中国在秦始皇建立秦朝,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 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

《中国是什么时候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答:一、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二、标志:1、政治上: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化,逐渐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各国的税制改革,尤其是...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