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清朝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族,为什么在1644到1840这200年时间里,没有繁衍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数最多的民族呢?

作者&投稿:蒋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服饰代理加盟独特商机,招商加盟代理火爆进行中!~ 原来人太少,入关才二十万人吧,现在有1000万,已经很多了。
按通常的说法,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四旗扩展为八旗时,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有八旗(见于基本史料如《满洲实录》,《八旗通志》等)。这样计算的话,每旗共有25个牛录,也就是五五制。每牛录300人,则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 当然,这个数字略微有些疑问。因为《八旗通志》接下去就写道:“时满洲、蒙古牛录三百有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这样加起来一共就有400牛录。如果按五五制,那么八旗应该只有25×8=200个牛录,《通志》记载牛录的数量一下子就多了一倍。但史料有时候互相矛盾,比如《满文老档》天命六年(1621)闰二月做过一次统计,八旗加起来共有231个牛录,与《八旗通志》不符。我们暂时不理会争论,以《老档》为准,毕竟后者更符合五五制的描述,大约接近于真实情况。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便持这一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还没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所谓的蒙古牛录和汉军牛录都是满八旗的一部分。而满人牛录其实也是满人、蒙古人和汉人的混合。满八旗不是纯粹满人组成的。毕竟到了入关前夕,满八旗也只有牛录318个,初创时不可能有400个,要不就是这400个其实都是半牛录。 那么,按照《老档》,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努尔哈赤在1621年有300×231=6万9千人呢?显然也不行,因为虽然一个牛录定额是300人,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牛录都是不满额的。按《历代八旗杂档》,可以见到牛录的编成其人员数量浮动相当之大。如尼玛禅部下只有55人,就编成半个牛录。伊勒慎只有25户,编成一个牛录。雅瑚和恩格图都只有18户,分别编成一个牛录。法都带领50余户,编成半个牛录等等。按通常的情况下,每户平均二至三人不等(这里的“人”是“丁”的意思),最多也不过几十人,则18户就可以成为一个牛录,其至多只有一半的定额。从资料来看,大部分的牛录都是不满额的。 那么,平均一个牛录到底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不过皇太极继位后,把每个牛录的定额改成了200人,大概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时代的牛录平均人数实际上约是定额的2/3。这样来看,八旗初创之时,约有总人数200×200=4万人。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数不是总人口,而是“丁”的意思,也就是16至60岁的男子。按通常的一丁对五口的比例,这说明那时后金有总人口20万左右。

这是一个基数问题,还有一个观念的问题。

第一,汉族人口基数大,比起少数民族来,差距简直是太大,很难一下子把这个距离拉近。而满族人口基数小得多。
第二,从古到今,凡是皇帝——或者说王族贵族,都有一条:婚配的规定。古时候,等级森严,婚配更是讲求个门当户对。试想,作为统治全国的满族,他们骨子里把自己当成最高级的人家,就算愿意,也很少会跟其他民族的人婚配。这样一来,他们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同时也就没法子大量繁衍。如果他本来就人口多,那还不难大量繁殖,问题是满族的人口基数实在无法跟汉族比。
第三,满族统治时期,满族子弟兵组成八旗,浴血奋战,死伤难免。尽管这个数字比起几百年的繁衍来说,可能不大,但是两相对比——同样几百年,同样有战死病死老死等,不一样的是,人口基数不同,自然也就又不一样的后果。
第三,最重要的是,统治者让被统治者的文化同化了,满族被汉化,这就必然导致满族的人口也在下降,因为就算是满族人自己生的孩子,若干年后,未必不同化成为汉族,就像是当年的鲜卑族化入汉族一样,不但是姓氏变了,就连自己的语言也消失,文字也没有了——文化的同化,这是最恐怖,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民族是什么?民族其实就是拥有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语言文化、共同的生活风俗等特点的人的集合。若是被他族同化,那就等于化入他族,本族消亡了。

1,本身人口基数太少,刚入关时,全民族人口才36万。繁衍至今成为近千万人口的民族已属不易了。

2,八旗军事制度造成满族男子必须承担军事义务,每有战事必为前驱,所以男子的伤亡损耗率比较大。
3,清朝实行旗民分治政策,自设藩篱,限制了其它民族的融入和满洲化。这一点和汉族形成鲜明对比,汉族之所以今天成为中国最大的主体民族,和无数外民族主动或者被迫地汉化并融合同化进汉族有着很大关系。满族空有优势的政治统治地位确没有利用这一点。

呵呵,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啊,要是满族人那么多,其他民族呢。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满清并没有种族歧视,而且清朝的皇帝在民族问题上比他们的蒙古人的元朝要强得多

很简单,汉族繁衍多少年?满族繁衍了多少年?这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虽然满族作为统治者统治中国一段时间,但是呢,最终还是被汉化掉了。。。就现在来说,满族所谓的民族文化还有多少?还能保持多久?没了这些民族文化,满族还是满族么?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名词,一个标签而已。

《满族人在古代是什么身份?》
答: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持续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多年。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历史贡献的杰出人物。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十六世纪末以蒙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后又在字母右边或加圈,或加点,史称“有圈点的满文”...

《清朝的满洲人是什么族?满洲人现在生活在哪里》
答: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满族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清朝的皇族是哪个民族》
答:改元“天聪”。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在这一时期陆续组建完成。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建元崇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巩固和发展后金政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为什么清朝灭亡时候,满族八旗几乎不会说满语,会骑马的可能只有个位?》
答: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按照清朝规定,八旗子弟一生下来就有一份工资,本意是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练习骑射,但在清朝两百多年漫长的岁月中这项政策异化为豢养懒人的政策,八旗子弟既然衣食无忧,便放心地架鸟玩鹰,别的什么都不会,也不愿意学,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因此得以保持;二是清廷统治者...

《简述满族、回族的概况、特点及旅游特色》
答: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族每一万人中的大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39.0人,汉族为143.1人。在15岁以上...

《满族的发源和发展》
答:1616年,他建立了后金政权,而在1635年,皇太极废除了旧族名,将民族称为“满洲”。1636年,后金更名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了中央政权,并定都北京。辛亥革命之后,满族开始被普遍称为“满族”。清朝,这个由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王朝,代表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持续了268年。在这期间,康熙、...

《大清亡国后,为什么很多的满族人要改掉自己的姓氏?》
答:清朝的统治阶级是满族,也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满族的姓氏很特殊,就拿他们的皇姓而言,叫做爱新觉罗,别的一些如叶赫那拉这样的贵族之姓也一听就跟汉姓不一样。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不是在东北的话,遇见的满族却基本都是汉姓,鲜有是满族原本姓氏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都要跟当年...

《满人在清朝都是皇室贵族么》
答:不全是贵族。满人当时大部分还是老百姓,和普通汉人一样,没有什么政治权利,但是满人的纳税有减免。在旗的满人是有特权的,称为旗人。旗人就是清朝时的在旗的满族人,因为八旗子弟对清朝的开国立有赫赫战功,所以特权也特别多了。

《明朝与清朝的区别?》
答:明朝的统治者是汉族人,而清朝政权的统治阶级是少数民族,即满族人。明朝的创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是汉族人,父母都是安徽凤阳县的地道农民。清朝的创立者,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女真又称满族。由于是以少数民族统治在人口上占绝大多数的汉族,清朝统治者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对于不服从者,...

《为什么清朝的人全部必须要留辫子?》
答:清朝人为什么流辫子呢?这就要追溯清朝的历史了,清朝的统治阶级和大部分官员都是满族人。其实满族人是非常想要得到汉人的文化认同的,满汉全席就是一个好例子。当然满族人为了更好的统治,所以就创造了辫子文化。满清两个字是一体的,清朝和满族是分不开的,满清入关时当时的汉人是怎么看的呢?很多人想...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