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杭州的历史沿革——古老的建制 仙人渡镇的建制沿革

作者&投稿:沈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葛仙山的建制沿革~

葛仙山镇(原名万年乡)历史悠久,其史可追溯东汉末,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汉顺帝时,张陵创道教,设24治,境内葛仙山乃治所在地,名葛贵治。三国时,诸葛亮屯军植桑境内。《华阳国志》上即有“官桑”(即今官仓村)之名。唐时九陇县设两镇,一名棚口,一名木头,木头镇即今万年场。万年之名,源于元末明初,当时建场在严家河北岸,长约里余,开场时取一老人“要赶一万年”之语,遂名万年场,后毁于水。清嘉庆年间,建花园场于今花园村境内,后冷落而废。清同治三年,建场于今址,分上场、下场、中街、新街四段,鸭子河上桥名万善桥,严家河上桥名万年桥,均为风雨廊桥建筑结构,各街两头均有寨子门楼,在菜市坝寨子门上嵌有石匾,上书“古万年场”四字。解放前为万年乡。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万年乡名。1958年建万年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恢复乡。二oO二年九月二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万年乡新建葛仙山镇,镇人民政府驻万年场,辖原万年乡所属行政区域。

汉江湿地的八大景之一“仙人古渡”,也曾是谷城县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这个景致可是一个最古老、最知名的古渡口。一提到它,人们总有一种沧桑落日之感。汉江悠悠,千里流来,环绕谷城六十一余里,为谷城镶上了一道绿色的宝石。在那个没有公路,没有铁路,也没有桥,更没有飞机的年代,汉江曾是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要道,因此,在汉江的往昔岁月里,沿途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码头和渡口,而“仙人渡”就是谷城县汉江上的一个最重要也最有历史感的渡口。为什么叫仙人渡呢?这当然有一些来历。据《谷城县志》记载,此渡为谷城县东十里的真武渡。相传前代县令渡河避难于此,苦无船只,忽有一老翁驾一直木而至,大呼曰:“渡此生!渡此生!”县令乃乘而渡之,及登岸回视,老翁及直木已不知去处,县令恍然有所悟,知此翁乃仙人也,故以名之。至于这渡口什么时候被称为仙人渡的,那已是无稽可考了。有资料可查的,是明代人以“仙人古渡”为名把它列入了谷城的八大景之一,此后便有了许多吟咏这一景观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是清人尚渭纶写的,值得一读。仙人去后渡空留,不见仙人见渡头;两岸平沙曾过客,一湾流水且横舟。远天帆影江村暮,落日雁声芦荻秋;槎返何年寻故迹,无边芳草绿芳洲。这位诗人追怀仙人,寻觅故迹,感叹时光不在,渡口长留。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后,一位晚清襄阳知府尹会一到谷城巡视时,写了一首《过谷城县》的感怀诗,摘抄如下:布帆秋饱筑阳风,古渡旌旗蔽日红。莫道袁曹争渡处,今来壤畔有田翁。查有关史料,了解到这位襄阳知府尹会一,字元孚,博野人。笃学纯孝,由进士以考功元外郎出守襄阳,任襄五年,政绩之一是修建了隆中诸葛武侯祠。此诗中的“袁曹争渡处”系有所误,细查史料,袁、曹争霸,并未到此。但诗中的“古渡”就是当年的仙人渡这是无疑的了。从“旌旗蔽日红”的诗句中,我们已可以想象当年这儿的繁华和热闹了。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和往昔的车水马龙相比,仙人渡早已远远地衰落了。它的上空有了高速公路,它的左右有了桥梁;它曾经有过的古树客栈已经不在了,旌旗更是没有了,但它还是一直不温不火地存在着,就像一副老式的家具,虽已不时髦,但人们还在使用,今天,仍然有人从这里由此岸到彼岸,延续着那一脉香火。历史总是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一些新意。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兴建,就是与历史接轨的一次整合,一个思想,一种观念,一种需求。这是一个好主意,保护汉江,再现古景,为越来越饥渴的城市提供绿色和氧气,为越来越疲惫的人们提供美感和清新。残阳古树,一叶扁舟,倒也可让现代人领略一下晓风残月的古意了。

  杭州的历史沿革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世五王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有作用。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7)从新生走向繁荣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属县则有萧山、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桐庐、淳安七个县(市)。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8)从繁荣走向区域中心城市
  1996年,设立滨江区与高新产业开发区,实行同套班子,两块牌子,相应原属于余杭市的下沙、九堡、三墩等镇也作了行政区划调整。
  2001年,杭州市辖萧山市、余杭市撤销市建制,设萧山区与余杭区。杭州市辖区由六个增加到了八个,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068平方公里,人口由179万增加到373万。
  从此杭州巩固了浙江省省会城市的地位,为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淳安县建制沿革》
答:公元697年),睦州治所迁至建德县。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直至元朝淳安、遂安属于建德路。明、清时期属于严州府,民国初期至1949年,淳安历经多次行政区域调整,最终归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淳安县的行政归属多次变化,最终在1963年划归杭州市管辖。

《萧山博物馆历史沿革》
答:同年,博物馆脱离了原有机构的束缚,实现了独立建制。1999年7月,江寺的萧山博物馆正式挂牌运营。新的发展阶段,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扩展到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以及社会教育,同时肩负起全区文物保护和管理的重任。其办馆宗旨明确,旨在传承萧山丰富的历史遗产,弘扬陶瓷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服务理念以...

《滨江区的历史沿革中有哪些关键节点?》
答:长河古镇作为萧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三石六斗芝"的美誉,保留着如"大宅门"、冠山寺等历史遗迹。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这里曾称为夏孝乡,以三国时期吴孝子夏方命名。浦沿自古就是钱塘江南北的重要渡口,其名源于越王勾践的待诏之地。1996年,浦沿、长河和西兴三镇被划归杭州市西湖区,成立滨江区...

《瓶窑镇历史沿革》
答:瓶窑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名称历经变迁。早在民国时期,瓶窑被正式确认为建制镇,但地理位置上有所划分,以关口桥为界,桥南归属于当时的余杭县,桥北则属于钱塘县。随后,瓶窑的行政归属经历了多次调整。1958年4月,杭县撤销建制,瓶窑划归余杭县;同年10月,余杭县又并入临安县。1961年3月,瓶窑...

《余杭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答:26年日军侵入杭县后停办。余杭县立图书馆民国12年(1923年)建立,馆址设于余杭镇文庙内,设馆长1人,职员2人,每年经费844元。18年,曾因经费困难并入县民众教育馆,后又分开。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余杭县文化馆图书室1950年,余杭县人民文化馆创建,内设图书室。1958年余杭县建制撤销后,改为临安县...

《萧山区的历史沿革》
答:据在萧山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跨湖桥遗址证实,早在8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在萧山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 。三皇至夏朝初年,萧山地域为扬州属地。夏少康时(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担心大禹后代香火断绝,便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贺循《会稽记》说:“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

《临安的历史沿革》
答:临安县为其属县,“杭州”时称“临安”有三说:一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临安市(县)名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临安市系原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合并。汉以前三县均无建制。临...

《崇福镇建制沿革》
答:崇福镇的历史变迁源远流长,其建制沿革反映了中国古代多个时期的政治地理格局。春秋时期,这片土地属于吴越交界地带,名为御儿。镇西有遗址何城,据传是吴国抵御越国的军事要塞。汉代,御儿改称为语儿,镇东部的南沙渚塘则有语儿中泾之称,又名语溪,这也是崇福镇早期的别名之一。晚唐时期,崇德之名开始...

《沈荡镇历史沿革》
答:沈荡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海盐县的建立就有了它的身影。它的名字源于古代的地理特征,因多水荡而得名,"沈荡"即沉塘之意。在唐朝时期,沈荡隶属于永泰乡(后来更名为永宁乡)。到了明代初期,它归属于永宁乡的五都范围。清朝末期,沈荡归属沈荡区的管辖之下。民国21年(1932年),沈荡正式成为...

《九堡属于杭州哪个区》
答:丽江社区、兴安社区、九华社区、金雅苑社区、和华社区、江涛社区、九塘社区、相江社区、景蓝社区、三卫社区、九堡社区、三村村、宣家埠村。人民政府驻九堡村九沙大道1号。九堡街道的历史沿革 清代后期,属杭州市第六区、第七区。1949年,属杭州市笕桥区、艮山区。1956年,属杭州市人委郊区办事处。19...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