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历史人教版高一第二第三单元提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提纲

作者&投稿:佐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一二三 总提纲(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

  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世界政治文明进程

  时代 特征 内容

  中
  国
  早
  期
  政
  治
  制
  度 夏
  (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商
  (前1600
  ----前1046年)
  ② 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③ 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西周
  1.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2.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春 秋
  (前770-前476年)
  社会大变革,从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 1.诸侯争霸
  2.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文侯改革、楚国吴起变法 古
  代
  欧
  洲
  民
  主

  政

  治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前8~6世纪)
  2. 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条件:①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②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③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④亚非文明的影响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②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特征:全民参政、公民平等、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阶段特征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 认 识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发
  展 战国:萌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确立 1. 战国七雄
  2. 封建制度的确立:
  3.各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①皇权至上原则。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⑤宣扬“君权神授”。⑥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 罗马共和国时期
  《十二铜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诞生)
  2.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

  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作用: 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2。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3。(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
  秦朝(确立):
  (前221年-前207年) 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诸卿 郡县制:
  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
  郡守、县令均由中央任命。
  汉朝(巩固)
  前202-220年) 汉承秦制, 汉承秦制:皇帝制
  新变化 中朝—决策
  外朝—执行
  尚书台—中枢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汉武帝:分十三州,设刺史
  东汉末:州郡县三级
  三国两晋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尚书省
  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 三省:
  中书省—决策机构
  门下省—审议机构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兵、刑、工六部) 隋:州县
  唐:道州县
  北宋
  (加强)
  960—1127年 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进一步加强 二府: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权
  三司—管财政,分相财权 北宋:路•州县
  元
  (发展)
  1271—1368年 1.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2. 开创行省制度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中书行省

  路府州县
  宣慰司
  明清
  (强化、衰落) 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君主专制达到逐步顶峰。 明: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2.内阁的创立
  影响: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废行省,设三司


  近

  代

  欧

  美

  代

  议

  制

  民

  主

  政

  治 英国君主立宪制 1. 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2.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 完善:普选权的扩大
  (可整合选修2第二、四单元相关内容) 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
  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或表述为: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清:1。康康熙设南书房
  2.雍正设军机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美国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1. 联邦制
  2. 分权与制衡原则
  3. 总统共和制
  (可整合选修2第四单元相关内容) 意义:(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2)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局限性:它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异:他们的政体不一样。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如美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阶段 特征 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


  代


  中


  国


  政


  治


  文


  明


  进


  程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加紧商品输出;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限于器物层面。
  推动历史前进仍是农民阶级,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1842年)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③太平天国 运动(开始、全盛、转折、失败) 太平天国(1851~1864年)
  A.《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的原则。
  B.《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作用:太平天国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

  法国共和制 1.(整合选修2相关内容,简略补充法国经历专制—立宪—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复较量)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表面上看: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瑗珲条约》 ①洋务运动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列强的政治侵略(战争和瓜分土地)和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为主)并行,并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农民阶级让位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中日甲午战争
  (188年—1885年)
  《马关条约》(1885年) ①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左宝贵、邓世昌)
  ②反割台斗争(刘永福、徐骧)
  ③戊戊变法


  辛亥革命功绩:1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失败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德国君主立宪制 1. 德意志的统一
  2.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内容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评价《德意志宪法》
  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的传统,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1901年) ① 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传播、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①社会条件:1825年经济危机②理论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2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
  内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 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突出的特征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民大革命。 五四运动
  (背景、口号、结果)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力:工人;先锋:青年学生)
  影响: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1871年3月28日)
  性质:无产阶级政权; 教训:没有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没有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
  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高一历史必修2经济史复习纲要


  Andy.Bogard老师的历史博客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历史必修2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内容标准要求从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并从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一、古代农业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

  重点:农具的变革及耕作方式的演变

  知识结构:

  1. 农业的起源(标志、特点)

  2. 农具的变革(翻土工具、灌溉工具)

  3.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上古、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4. 耕作方式的演变(演变原因、自耕农经济的表现、评价自耕农经济)

  5. 农业经济的特点

  (二) 土地制度的变迁

  重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知识结构: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 商周时期:“井田制”(名义上、本质)

  (2) 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制(产生原因)

  (3) 战国至清朝土地所有制:私有制(有一定的国有土地,但越来越少)

  私有土地的种类:君主所有、地主所有、自耕农所有

  地主土地的来源:国王赏赐、购买、兼并

  2. 土地兼并(原因、发展历程、影响)

  3. 租佃关系(发展历程、影响)

  (三)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重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

  知识结构:

  1. 汉代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域、经济重心)

  2.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原因、过程、影响)
  二、古代手工业

  重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丝织、制瓷业的成就,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结构:

  1. 冶金业:商周、春秋、汉代、南北朝、明朝

  2. 纺织业:

  (1) 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前、西汉、唐代、明清

  (2) 棉纺织业:宋元时期、明代以后

  3. 陶瓷业:

  (1) 陶器(新石器时代、唐代)

  (2) 瓷器(东汉、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清)

  4. 经营方式(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的特点)

  5. 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重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知识结构:

  1. 各时期发展概貌

  原始社会末、周、春秋战国、汉、隋唐、 宋、 元、明清:

  2.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四、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及近代前夜的危机

  重点: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知识结构:

  1.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

  2.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产生的条件、表现发展缓慢的原因)

  3. 重农抑商及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4. 近代前夜的危机(表现、原因)

  5. 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前期、后期)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内容标准要求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基本史实,研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学习专题的主要内容有:


  一、鸦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重点: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知识结构:

  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哪些特权)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瓦解的原因、表现、影响)

  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重点:洋务运动;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民族工业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结构:

  1.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2. 民族工业产生(历史背景、表现、特点)

  3.发展历程

  (1) 初步发展(原因、表现、影响)

  (2)一战期间迅速发展——黄金时期(原因、表现、特点、影响)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前——显著发展

  (4) 抗日战争时期——严重受阻(原因:日本的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

  (5)解放战争时期——日益萎缩(原因:三座大山的压制)

  4.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三座大山

  5.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其局限性)

  后面的在这个网上 http://hist.cersp.com/clpj/gkyj/200703/5784_2.html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
②对外关系
③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
②优越性
③文明进步
局限性
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①国王与议会关系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你给我50分,我直接告诉你网站。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行政权 总统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立法权 国会 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权 联邦法院 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二帝国 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可能太简略了,记笔记时可以根据上一个适当补充一下,书上有的就可以pass了,简略一些,具体内容直接看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答:2.美国商品的排挤 3.官僚资本的排挤 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 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

《高一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提纲》
答: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 政府的职能:A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B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

《高中岳麓版历史单元提纲》
答: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

《关于初二上历史第3 单元到第4 单元的复习提纲》
答:初二上历史复习提纲 一、复习重点:1、第一单元: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金田起义、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2、第二单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第三单元: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

《求,高一上政治提纲。(急!)》
答: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人教版8上历史复习提纲及重要的答问题》
答: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

《初一上册历史与社会1.2.3单元复习提纲(生活在社区里)(人类共同生活的世 ...》
答:2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的实际应用P38第三单元复习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 P42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P42-43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初一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答: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的统一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的历史复习提纲》
答:展开全部 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概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09-10-24 八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复习提纲 97 2012-01-07 谁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复习提纲 12 2011-01-14 八年级上册 的历史复习提纲 7 2013-09-08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

《跪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
答:跪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第三单元农耕文明越多越好可以适当有一些课外的内容...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 越多越好 可以适当有一些课外的内容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编剧史航被多人指控性骚扰,真实情况如何?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