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内部审计人员处理审计证据的要求

作者&投稿:慈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内部审计人员处理审计证据的要求

  1、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将获取的审计证据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完整、清晰地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的,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2、在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会遇到一些较为特殊和复杂的问题,例如,对特定资产的评估、工程项目的评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信息技术问题、衍生金融工具问题、舞弊及安全问题、法律问题、风险管理问题等。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可能并不具备这些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此时就需要获取专家的协助才能取得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专家对这些特殊问题的鉴定结论可以作为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证据证实被审计事项,并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3、内部审计机构可以聘请其他专业机构或者人员对审计项目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审计证据。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所引用专家鉴定结论的可靠性负责。为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按照审计工作的要求,考虑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对专家的鉴定做出评价,慎重考虑其是否能够形成可靠的审计证据。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结论和建议负责,而专家的鉴定是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对引用专家鉴定的可靠性负责。

  4、为了确保被审计单位更好地理解内部审计结论,并切实地依据内部审计建议对自身在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获取能够得到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审计证据。对于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进一步予以核实,获取真正具有说服力和证明力的审计证据。

  5、在必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要求审计证据的提供者对其提供的审计证据进行签名或者盖章。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某些口头证据或者由复印件形成的书面证据往往需要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从而确认其来源真实,证据有效。内部审计人员采用合法途径从证据提供者处获取真实、可靠的证据,如果证据提供者出于种种原因拒绝签名盖章确认该证据,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了解原因,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原因和日期,该证据依然有效,可以作为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

  6、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分类、筛选和汇总,保证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内部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后,必须对其能否成为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合理依据进行评价,即对审计证据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能力进行判断,其目的是使审计证据从潜在证明力转化为现实证明力。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评价证据与审计事项的相关性,即判断证据与审计事项是否相关,是否具有内在的联系,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被审计事项,而且证据与证据之间是否相关,能否相互证实。如果证据之间内容不一致,甚至存在矛盾,就应当收集更多的相关证据加以判断,对那些与审计事项、审计目标无关的证据应当予以舍弃。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评价证据的可靠性,即判断证据本身的可靠程度。证据的可靠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受个人支配程度较小的证据,因其被篡改和伪造的机会较少,因而就较可靠。因此,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更可靠;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产生的证据比内部控制不健全情况下产生的证据更可靠;直接产生于经济活动的业务凭证比经过加工汇总编制的资料更可靠。

  最后,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即判断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在数量上是否足以满足审计目标和审计准则的要求。一般来讲,金额大的证据比金额小的'证据更重要;揭露涉及舞弊行为的证据比由于会计技术运用上的失误而导致差错的证据更重要。但也应注意那些表面上看似是一般性的错误问题,而实际上却是性质严重的问题的证据。例如,对于所获取的销售成本计算错误的证据,不能仅仅看成是一般性的技术失误,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鉴别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利用此手段人为调节销售成本,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再据以判断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被审计项目就应当获取更加充分的审计证据。

  7、在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审计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关系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一般情况下,单一来源或者单一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存在某些片面性,如果某一审计事项可以得到不同来源或者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的相互印证,那么就大大提高了根据其做出的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不同来源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有差别的。正如前面所述及的,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内部审计人员的亲知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审计人员在确定是否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2.针对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3.在评价支持相关认定的审计证据时,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观程度。如内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时考虑的因素,事前就下列事项与内部审计人员达成一致意见是有益的[应看]:1.内部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包括制定计划...

《审计准则》
答: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的一般内容结构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一般准则,它是指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职业行为方面的准则,具体包括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作的规定、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作的规定、对审计人员...

《湖南省内部审计办法》
答:大、中型国有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其他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明确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涉及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情况报告、违规违纪事项处理、审计事项移送等重大事项,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单位党组...

《如何做好内部审计》
答:对干了五年以上的老内审人员来说,无论在组织中是否给予一定的职级,都应按照专家级的水平要求自己,为组织管理层提供更高层面的管理建议。二、良好的责任心是做好内部审计保证\x0d\x0a干好任何工作都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做好内部审计,责任心可能比暂时具备的业务技能更重要。做内审工作,需要在不断...

《在审计中为了获取审计证据可以采取哪些程序》
答:询问程序适用于整个审计过程,对执行这一程序的审计人员的沟通表达能力要求较高。5、函证。函证是指审计人员师通过获取直接来自第三方的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6、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审计人员以...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抽样》
答: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选取样本:(一)随机数表选样法;(二)系统选样法;(三)分层选样法;(四)整群选样法;(五)任意选样法。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之后,应当对样本进行审查,获取相关、可靠和充分的审计证据。第四章 抽样结果的评价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预先确定...

《内部审计报告的形式与实质要件》
答: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事项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内部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且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活动成果的体现,是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组织管理层和...

《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制度、规则及流程都包含哪些内容?》
答:1.1.为了加强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行为,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小企业板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答: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评价特定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 内部审计工作是否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担任,助理人员的工作是否得到适当的 指导、监督和复核; (二) 内部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三) 内部审计人员是否依据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编制内部审计报告; ...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答: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将重要性标准的确定以及审计风险的评估过程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第三章 重要性 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编制项目审计计划时,应当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合理估计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标准量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范围中各项...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