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调查评价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地质环境调查进展

作者&投稿:赏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内容概述

(一)成果简介

1.基础地质

(1)综合分析了区内重、磁和遥感等资料,进行了构造单元的划分,基岩起伏和埋深分区的研究。

(2)通过区域地层对比以及17条重点剖面的研究并结合宏观岩性特征、古地磁、孢粉、微古化石和同位素测年等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内第四纪地层的统一格架,并将新近系重新厘定为中新统洞玄关组(N1d),雨花台组(N1y)或六合组(N1l),上新统新建了干窑镇组(N2g),第四系重新厘定为:下更新亚统安亭组(Qp1a),中更新亚统嘉定组(Qp2j),上更新亚统昆山组(

)和滆湖组(

)以及全新统上海组(Qhs)。

(3)提出了现今的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层是在第四纪时期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和剧烈的气候冷暖变化背景下,经历了大沉积大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质残留体。

2.地下水

(1)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通过水流与地面沉降准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流场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同步模拟与预报,重新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计算与地区资源分配。

(2)提出了研究区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为主,共分四个含水层组,其中第Ⅰ、Ⅱ、Ⅲ承压含水层分布全区,第Ⅳ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上海境内。

(3)区内各含水层组开采量统计表明,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以开采第Ⅱ承压含水层为主。以2000年为例,第Ⅱ含水层组开采量为3.13亿m3,占孔隙承压水总开采量的57.8%;其次分别为第Ⅰ含水层组和第Ⅲ含水层组,开采量分别为1.15亿m3和1.0亿m3,分别占总开采量的21.2%和18.6%;第Ⅳ含水层组仅限上海地区开采,开采量为0.13亿m3,占总开采量的2.4%。

(4)区内各孔隙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综合质量大多属于二级水,仅个别地方出现四级水和五级,水影响其质量分类的单项指标主要为固形、物总硬、度Cl-

CODMn、Fe、Mn和

(5)查明了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已形成以上海市、苏锡常、杭嘉湖为中心的三个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产生了区域性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6)提出了在现状开采条件下,苏锡常、杭嘉湖地区的第Ⅰ、Ⅱ承压含水层组,上海地区的第Ⅲ含水层组中的地下水水位将持续下降。预计到2010年,苏锡常、杭嘉湖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组降落漏斗的中心水位将分别降至-90m和-50m左右,上海地区第Ⅲ含水层组降落漏斗的中心水位将下降至-55m。

(7)提出了二省一市满足2010年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最低水位标准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江苏第Ⅰ、Ⅱ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开采量应分别压缩至4.41×107m3/a和2.25×107m3/a,能够满足2010年底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的-20m和-40m的最低水位标准;上海第Ⅰ、Ⅱ、Ⅲ、Ⅳ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开采量应分别压缩至6.1×106m3/a,1.0×107m3/a,5.63×107m3/a和1.13×107m3/a,能够满足2010年底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的-18m、-20m、-60m和-60m的最低水位标准;浙江第Ⅰ、Ⅱ、Ⅲ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开采量应分别压缩至9.7×105m3/a,2.41×107m3/a和2.08×107m3/a,能够满足2010年底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的-20m、-35m和-40m的最低水位标准。

3.地面沉降

(1)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面沉降现象普遍,在近10000km2的面积内,累积沉降已超过200mm的区域占面积的1/3,累积沉降量在200~600mm,600~1000mm,1000~1400mm,1400~1800mm及大于1800mm的沉降范围分别为4650km2、1350km2、300km2、30km2和6.5km2。地面沉降在区域上有连成一片的趋势。上海城区、苏锡常和嘉兴已形成区内三个主要的沉降中心,最大累积沉降量已分别达2.63m、1.80m和0.82m。

(2)提出了区内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开采地下水是引发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

(3)通过对苏锡常地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地裂缝进行调查,基本查明了地裂缝发育的基本特征,产生的原因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

(4)提出了工程建设是上海城区近年来新的沉降制约因素,地面沉降效应与施工方案及其施工进度关系密切,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对沉降控制有明显影响。

(5)根据区内不同的研究程度与实际差异,以行政区为主,建立了适合当地客观条件的模拟方式,进行了地面沉降的数学模拟预测预报。

(6)对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评估,指出区内地面沉降损失总量为3496.785亿元,其中上海为2943.07亿元,苏锡常为468.715亿元,嘉兴为85.0亿元。

(7)在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区域地面沉降的分布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面沉降监测网络规划方案,并对地裂缝带的地面沉降进行了专项规划。在规划基础上,已初步兴建GPS地面沉降监测网,共布设一级网点71 座,二级网点152 座,并进行了GPS测量,采集了部分地区的地面沉降信息。同时,对原有精密监测网络进行了调整,补埋91座水准标石,在苏锡常地区建立了13座基岩标,3组分层标。

(8)研制地面沉降自动监测系统4组,建立了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控中心,通过联网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远程遥控定点、定时或即时同步采集、传输。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分类、查询检索、编目、统计汇总、输出打印、维护等信息处理功能,为逐步实现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和信息的发布奠定了基础。

4.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GIS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三大基础模型——基岩构造模型、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和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模型构成,并能对庞大的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可提供对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各种信息进行检索查询,处理绘制常用专业图件,具有空间查询及叠置分析功能,可模拟地下水流场的运动变化,并能对典型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进行预警预报。

(二)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

(1)打破了以往以各省市行政区划为界,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融合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物探方法等学科,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表现、机理、结果等,提升了区域地下水资源和环境地质研究水平。

(2)在工作内容上,改变了以往在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质灾害调查中,忽视对地质背景的研究。本次工作设置了基岩构造、第四纪沉积结构等专题,为项目总体科学目标服务。

(3)在工作方法上,突破了传统的地质工作方法和手段,全面应用了3S等新技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成果的表达。

(4)在基岩构造研究方面,重点研究了区内重大断裂的活动性质、幅度以及基岩面的起伏和空间变化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在GMS上建立了全区基岩构造实体模型。

(5)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第四纪地层结构的时空变化,重新厘定了区内第四纪地层层序,在完成八纵八横第四纪地质剖面的基础上,利用 GIS 平台建立了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

(6)首次将长江三角洲当作统一的水文地质单元,统一划定各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系统认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水质动态变化特征;模拟计算了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克服了过去由于边界不确定性给计算结果带来的重复或缺失;采用真三维模型首次将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含水层内的黏土层作为弱含水层参与计算,克服以往将其概化为越流层给模拟计算带来的不足。

(7)首次应用目前国际流行的GMS 3.1 软件,在计算机上创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识别、验证和预报,实现了整个地下水资源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并结合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定量评价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的可采量,提出了地下水的开采方案。

(8)全面调查了区内地面沉降发育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形成机理及规律特征,根据二省一市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分别进行了地面沉降模拟。对工程建设的地面沉降效应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地面沉降损失评估体系,并对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评估。

(9)对区内现有的地面沉降监测设施现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统一的地面沉降GPS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规划。

(10)对区内的地裂缝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11)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地方政府进行实时地和动态地更新、查询、管理和处理数据,模拟所需的结果。

(三)技术指标

(1)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

(2)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基底构造模型。

(3)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系统结构模型。

(4)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专题研究。

(5)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1.成果应用范围

项目成果对于基础地质研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的监测防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参考利用价值。

2.应用情况

(1)项目取得的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等基础地质资料,为区域重大工程建设如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有力保障。

(2)提出的二省一市满足2010年按地面沉降控制要求最低水位标准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对于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已应用在上海、苏锡常、杭嘉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应用前景

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基础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等基础资料、地面沉降监测系统等,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中需要的重要资料和参考要素,这些资料和成果应用前景广泛,意义重大。

三、推广转化方式

项目成果主要通过宣传报道、会议交流、人员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服务、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推广。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联系人:姜月华 余根峰

通讯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534号

邮政编码:210016

联系电话:025-84897926

电子邮件:jiangyuehua01@163.com



《地面沉降防治调查监测的任务和部署》
答:第二层次:国家级区域地面沉降控制剖面部署于:①华北平原:重点控制一纵两横三条剖面,以天津—沧州—德州一线的串珠状地下水漏斗中心作为纵剖面,以太行山前石家庄至滨海平原黄河三角洲和北京—天津—唐海作为两条横剖面。这些地面沉降监测控制性剖面包括了环渤海滨海低平原地下水过量开采区、黄河三角洲油气...

《地面沉降的沉降类型》
答:1) 现代冲积平原模式,适用于中国几大平原地区;2) 三角洲平原模式,常见于冲积三角洲平原,如长江三角洲,常州、无锡、苏州、嘉兴、萧山等地均受此影响;3) 断陷盆地模式,进一步细分为近海式和内陆式。近海式如宁波,而内陆式则以湖冲积平原为特点,如西安和大同的地面沉降即属于此类。

《地面沉降灾害现状》
答:表2.7 我国地面沉降现状统计 城市或地区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则密集成群或断续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区(带)。目前主要有下列5条区(带):①下辽河平原的沈阳-营口地面沉降区;②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地面沉降区;③南部黄淮海平原的徐州-滨州-东营-潍坊地面沉降区;④长江三角洲的嘉兴...

《国内地面沉降现状》
答: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均会出现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发展的严重程度与开采历史、开采强度及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有关。在我国,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分布十分广,主要分布在新生代沉降盆地,在以下地区尤为发育:①河流三角洲地区,如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②冲积平原,如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

《地面沉降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地质环境和沉降原因,地面沉降可分为不同模式:地质环境模式:- 现代冲积平原模式,如我国的几大平原。- 三角洲平原模式,如长江三角洲。- 断陷盆地模式,分为近海式和内陆式,如宁波和西安。沉降原因模式:- 构造沉降,由地壳沉降运动引起。- 抽汲地下水引起的沉降,因抽取地下水导致土层固结压密...

《中国哪几个城市正在下沉?》
答:我国的地面沉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和天津市区。到了20世纪7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平原区、天津市平原区、河北东部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地面沉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面沉降逐渐从点状发展成片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区域包括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地堑等。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地质环境调查进展》
答:主要通过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主要平原和盆地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结构,查明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过程,采用均衡法、数值模拟法等分区评价地下水资源,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在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6个平原和盆地开展了地下水...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第四纪地层的重新划分及其意义》
答: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层;重新划分;意义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以南)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在近30年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令人忧虑,为保证该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地质环境继续恶化,必须研究与地质环境恶化相关的主要...

《地质灾害监测重点工程建设》
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原有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和完善基岩标、分层标组和其他有效的地面沉降监测设施;调整、优化和补充地下水动态分层监测孔;开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和激光雷达(LI-DAR)技术应用试验研究,使地面...

《注重民生服务发展努力拓展地质环境工作新领域》
答:实现了地下水水位、地面沉降、地裂缝动态数据的适时监测与采集处理,全面提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自动化水平。监测数据显示,苏锡常地区自地下水禁采后水位明显恢复,区域地面沉降速率控制在15毫米/年以内,沉降中心锡西地区控制在25毫米/年以内,控沉效果明显(图2)。 同时,开展苏锡常地面沉降风险管理研究。系统...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