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投稿:柞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封制度。2.维护统治。3.功臣,亲属。4.朝贡,护卫,承认周天子的地位。5.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和统治,但后期臣强君弱,变成了周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1)特点:贸易保护,政府干预。(2分) 主要原因: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2)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3)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都有约束力.
(4)基本原则:贸易自由化。
积极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5)趋势:从无序到有序;从法律、规则不严密到有法可依,有序进行了;从贸易保护到贸易相对自由。

参考答案:
  1、小明,你真是孝顺的好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小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于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该遵从,但也应活学活用。你可以主动和妈妈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

【答案】(1)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欧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西欧内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
(2)西欧资本主义列强对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2分)原因: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关系上: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3)①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前提。②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回答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依旧领先世界的原因,可以从中西方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2)结合材料二中文字内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可以明了“北大西洋的胜利”是指西欧资本主义列强对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可以找出其原因所在;(3)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对外开放和国际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考点:世界近代经济的发展
点评:材料通过对世界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心转移的分析来说明经济的发展与世界政治和世界格局的紧密联系,可以说经济的发展是世界格局重新分化组合的根本力量。近代欧洲也正是凭借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确立和加以稳固,从而实现了其对世界的殖民统治。但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要通过经济振兴改变世界格局仍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探索。

【答案】(1)前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2分)。
有利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获得海外市场、原料和资金);圈地运动(获得劳动力、国内市场和原料);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技术和经验);黑奴贸易(资金)(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6分)。
(2)影响:环境污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6分)。
(3)变化: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额增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或垄断组织的出现)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4分)。
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2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是指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所确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一个政治前提,这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前提。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应该包括资金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等。资金条件是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的途径获得的,劳动力条件是通过圈地运动的途径获得的,技术条件是通过手工工场途径获得的。
(2)
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的影响既要回答消极影响又要回答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包括:
环境污染,城市人口膨胀,交通事故,能源危机等等。积极影响包括: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
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3)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是指工厂的数量在减少,然而企业总数(个)、产量、投资额却在大幅度的增加,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造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阻止出现。另外,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不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变化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钢铁业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答案】(1)社会状况:债务奴隶制下,平民处境悲惨。(2分)改变状况:颁布解负令。(2分)
影响:取消债务奴隶制,保护平民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2分)
(2)政治权利: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
途径:立军功;努力耕织。(2分)
(3)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2分)
商鞅:不畏权贵,以严刑峻法为主要手段。(2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旨在考查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及相关措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梭伦改革前,平民生活处境悲惨,许多人无力还债,沦为“六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与这一现状相关的改革措施,显然是颁布“解负令”,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2)注意梭伦改革中关于公民享有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资格由财产决定,而不是取决于出身的规定;回答秦国商鞅变法中提高政治地位的内容时,应结合秦国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具体内容回答。(3)可从两者采取的改革指导思想的角度进行归纳,梭伦主张中庸,但是商鞅变法则是以严刑峻法为主要的手段。
考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答案】(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使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开辟新航路,形成了世界市场;(2分)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2分)
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的进步。(2分)
(2)主要是当时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人口素质偏低。(2分)
科学技术能否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受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的制约。(2分)
(3)差异:西方,向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迈进;(2分)中国,在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中徘徊。(2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奋斗,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来分析资产阶级确立统治的活动和表现,主要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辟新航路、资产阶级革命等。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推动了西方国家社会的
进步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析材料二可以了解到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反映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缺乏科学意识等。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科学的利用受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的制约。(3)需要注意“文明发展”的前提,主要从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和西方对科技的影响
点评: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使新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思想文化这些都阻碍了新技术在中国的运用。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但是在西方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真是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
答:【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宗教改革的原因,归纳依据:“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异常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文艺复兴、“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第(2)问,考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雾是由于近地面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无...》
答:(1)①大量燃煤发电及冬季燃煤供热,排放大量烟尘;②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大量尾气;③重化工业集中,排放大量废气;④建筑工地产生灰尘多;⑤秋季农田燃烧大量秸秆,产生大量烟尘;⑥秋冬季节降水少,晴天多,天气干燥;⑦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比较稳定。(2)①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热电偶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丝和铜...》
答:(1)其它条件不变,将铁丝换成铜丝,这样相互连接的材料相同,电路中不会有电流,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将变为零;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则AB两端没有温度差,电流变为零;(2)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冰块熔化过程中,这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杯壁“出...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油价高涨、交 ...》
答:环保节能的汽车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从而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3分)。(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不断深入拓展,就不能停下脚步(4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答:有关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的问题,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分析归纳。(2)第二问,有关于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问题,依据材料内容出现的时间来分析,材料内容是在梭伦时期,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他改革的内容中有保护工商业发展并且规定按财产多少来划分公民等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答:粮食产量。第(2)问,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依据材料中“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将占城稻推广到……”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材料中反应的原因是: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的相关史实,可以得出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
答:(2分)(4)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一定的道理;王安石变法:存在偏见,失之片面。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面临着严重边患。措施:通过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将兵法等理财和军事措施,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新闻材料一:“黄龙”再降西安.据新华社讯...》
答:(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其人为因素主要为:乱砍滥伐森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2)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3)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应用了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瓦良格号航母于2012年1月8日进行了第...》
答:(1)航母上的雷达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是利用了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电磁波;能.(2)重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因此重油是不可再生能源,蒸汽轮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不可再生;内.(3)航母的满载排水量m=67500t,它所排开水所受的...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答:,1,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如图中方框斜线所示某区域距离最近的大洋-印度洋约2000千米,如图为该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该区域年降水量小,其中东南部可达到400mm以上,中西部地区普遍低于300mm(我们乐山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在1000mm以上).该区域光照充足,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近几十年来...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