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如何整合图书馆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优化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作者&投稿:掌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运用课程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是传统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课堂早已成为了历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工作之中,更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融为了一体。信息技术资源以其丰富形象、直观便捷、科学有效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信息技术,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们要让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服务,要充分的利用它的优势和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学中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信息时代,把现代流行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中,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哪些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是非常关键的。而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明显的效果。比如:《龙卷风》一课的教学中,光靠分析龙卷风的威力和想象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对于没有发生过龙卷风的地方的孩子们是很难认识到它的破坏力的,而计算机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图片,声像等资料,以其生动形象,直观震撼的表现形式跃然纸上,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站讲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的从事学习和思考,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圈住教师的思维,有的人认为运用多媒体只不过就是花样繁多,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的本领,所以在许多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的目的才会达到。比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上展示桂林山山水水的图片,学生就会一下子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有了美的感受,讲授中他们才会更愿意表达;最后在《醉美天下》这首天籁之音下结束全课,让学生的思维仍然驰骋在那片蓝天碧水之上,自由徜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中,老师教的也轻松,学生学的轻松,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三、使知识的获取更为简便快捷。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古语没错,可是在这个时间就是效率的社会中,在这个网络风行的年代,计算机却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其中的信息资源丰富如大海之水,可以被随时随地地打开,访问与探索,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穿越时空的界限,把你引领到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方便又快捷,高效又准确。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可以利用课件进行生字书写的演示,既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跟随教学软件一同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再比如,我们讲解不同年代的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对于相关的时代背景可能不是了解的很准确,或者讲解各地的名胜、风俗习惯等等的时候,你再也不用翻阅半天书籍,或是去请教很多的学识丰富的人,只需上网搜索一下,便获取了相关的资料,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其人其事,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对作者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钻研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人的情操。
语文凭借文字向人们传达信息,反映社会生活实际,但是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也不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感悟、品读课文的内容。而要想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在这种美的意境当中,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深入的探究文本,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呢?多媒体可以直接展现,如教师根据文章内容,配以适当的文字或图片,这样,学生就会一下子进入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文本,解读文本,增强了教学效果。比如:讲授《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配以月夜图片,并配上阿炳那如泣如诉的音乐,一下子就会把大家带到那美丽的泉水边,感受那美丽宁静的夜晚,同时也会让人感到黑暗中孤独的阿炳是怎么艰难的度过每一天的。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同学身心会得到真正的净化与提升。
五、补充丰富的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量极大的学科。有人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增加大量信息,多媒体文本、动画、视频、音乐等,很好的使文本内容扩展,延伸,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要了解太空生活,我们只需从网上搜索一段视频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同时加深了他们对太空的认识和掌握,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再次,学生从网络上搜集到的新闻、图片等又为学生办好各种板报提供了大量信息,在搜集与处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产生写作欲望。
每一科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语文在生活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由最初的听和说, 由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可以为此提供大量的帮助。它强大的视听效果,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写作欲望。其次,网络上有很多的资料,也为我们课外阅读提供了大量素材,为我们进行习作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在任教五年级的语文课程时,从网上搜集了许多感恩故事,读完后,我们便一起写感受,这些丰富的资源,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有情要诉,写下了一篇篇感情真挚,思想淳朴的文章。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性与敏捷性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作文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创设生动形象,赏心悦目的立体教学情境,构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活动结构形式,鼓励学生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以趣促学,乐此不疲,实现学生多方面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正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和“度”,要少而精,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也更加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实现课程优化整合 二、合理调整教材布局,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三、整合其他课程资源,呈现开放课堂文化 四、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五、合理运用生活资源,搭建良好的课程平台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显得枯燥,有的内容让
学生理解则有一定的难度。恰当运用图书馆中的音像资源,通过这些音像资源
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场景,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为小学语文课堂注
入新鲜的活力。

1.
利用音像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
地探索。同时对所学内容也会充满兴趣和期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益明显提
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明天的太阳城》一文中,老师在备课时考虑到
学生对太阳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家庭太阳能,对课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没有直
观的认识,教学效果可能不理想。于是,教师在图书馆借到相关的音像资料,
比如
2007
年美国在华盛顿举行的太阳能房屋大赛的录像,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太
阳能发电的法国奥德约太阳能发电站,以及常见的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帽子等。
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音像资料,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激发出来,同时理
解了课文第一节
“将来,地球上会出现„„太阳城”
,这里的“将来”并不遥远,
我们现有的太阳能技术已经日趋完善,这座“太阳城”一定会实现的。

2.
利用音像资源,解决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讲是有一定
难度的,如果在教学中单纯的依靠文本解读,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理
解的结果也是“似是而非”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我们就不如利用图书馆中的音像资源,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对教学难
点的解决。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雾凇》时,我们连云港的学生很
多都没有见过雾凇,只能从文字上理解雾凇的美丽,这时教师播放雾凇的录像,
亲眼看看画面上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光闪烁,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
的美景绵延十里,真是壮观。学生在朗读、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
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了雾凇的特点,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
入境了,教学难点也是迎刃而解了。

同样,在课文后面练习
3
要求“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
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在教学中,很难恰巧出现片段训练的天气,这里就可以从
图书馆里借用一些雾景或雪景的音像制品,在组织学生观看的基础上进行模仿
写作训练。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像资源,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景,不
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直观的材料,而且加强了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的
能力,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与此同时,教师对图书馆的开发利用,也激发了学
生对图书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利用图书加强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
主动走进图书馆。

二、借助纸质资源,开引语文学习的“有源之水”

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凸显,如何让学生
通过在校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成为教师的最终追求。所以就
要求我们教师身体力行,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以及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技能,通
过图书馆这个最完善的资源平台寻找知识的宝库,在纷繁的知识海洋中,选取
对自己有作用的资料和信息。

关于怎样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布局。即知道图书馆有哪些资源,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布局。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