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质量管理的四个系统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

作者&投稿:卫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也叫质量管理体系
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一般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相关的过程组成,可以理解为涵盖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一般以文件化的方式,成为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了ISO9000族系列标准,以适用于不同类型、产品、规模与性质的组织,该类标准由若干相互关联或补充的单个标准组成,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它提出的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经过数次的改版。在此标准基础上,不同的行业又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如ISO/TS 16949《 汽车生产件及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别要求》,ISO 13485《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等。
ISO9001:2008标准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176/SC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管理系列标准之一。

质量管理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最高领导者用于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指导原则,是构成ISO9000族系列标准的基础,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图标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系统或体系特性
1.符合性
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依据ISO9001国际标准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负责,对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供适宜的资源负责;管理者代表和质量职能部门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2.唯一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因此,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不同的特点。
3.系统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4.全面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
5.预防性
质量管理体系应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
6.动态性
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含车间)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
7.持续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求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应最佳化 ,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步骤。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该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领导。主要培训:
1.通过介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和本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过ISO9000族标准的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认识。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
这二层次的人员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他们全面接受ISO9000族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在方法上可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第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二、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尽管质量体系建设涉及到一个组织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但对多数单位来说,成立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据一些单位的做法,这个班子也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等)为组长,质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质量本系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
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 3.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 第二层次,成立由各职能部门领导(或代表)参加的工作班子。这个工作班子一般由质量部门和计划部门的领导共同牵头,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层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明确质量体系要素的责任单位,例如,“设计控制”一般应由设计部门负责,“采购”要素由物资采购部门负责。组织和责任落实后,按不同层次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注意:
1.目标要明确。要完成什么任务,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2.要控制进程。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阶段要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主要负责人和参与人员、以及他们的职责分工及相互协作关系。3.要突出重点。重点主要是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的少数。这少数可能是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动。 三、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质量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职工质量行为的准则和质量工作的方向。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是:
1.与总方针相协调;
2.应包含质量目标;
3.结合组织的特点;
4.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
三、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四、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中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过程包括四个过程:
(1)管理职责;
(2)资源管理;
(3)产品实现;
(4)测量、分析和改进
由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标准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各类组织,具有普适性,因此,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提出的四大过程必定不能太具体,而是作为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有的过程。因为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什么性质、什么行业和领域,也无论什么规模,都必须有管理职责的确立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最后还必须有测量、分析和改进这样的监督检查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有哪些步骤?》
答:可以这么说ISO9000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模式,他集中了A管理模式的垂直指挥系统、横向联系系统、检查反馈系统几种方法, 强调从资源上的满足(包含人员能力和素质), 从操作程序上的严谨来达到管理的严谨、品质的保证、顾客的满意、最终达到双赢或者叫多赢的。(四)具体涉及的管理过程:总经理为工厂的最...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需要,强调参与团队工作,并力争形成一种文化,以促进所有的员工设法、持续改进组织所提供产品/服务的质量、工作过程和顾客反应时间等。全面质量管理由结构、技术、人员和变革推动者四个要素组成,只有这四个方面全部齐备,才会有全面质量管理这场变革。全面质量管理有...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 在休哈特创造控制图以后,他的同事在1929年发表了《抽样检查方法》。他们都是最早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为质量管理科学做出了贡献。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了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特别是由于资本...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档案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执行, 质量体系稽核和评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步骤。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该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
答: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1979—198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和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企业引进和推广,1979年,我国颁布了《优质产品奖励条例》,这是一项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持久活动的重要举措。2.1989年—199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

《怎么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答: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取代了ISO 9001:1994的“20个要素”,体现在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及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新结构中。 作为新标准基础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其中两项是“过程方法”和...

《企业如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答:3. 监督工厂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 4. 督促工厂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修理后的设备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要搞好工装,确保工、卡、量、刃具的精度质量。 5. 做好材料、物资供应的质量管理。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和验收,对不合格和不符合同规定的物资...

《GMP分为哪六大系统?》
答:GMP六大系统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如在生产时车间的物料的管理必须遵循物料的各类管理要求,标识管理涉及各个系统等。各系统的主要工作分别如下:1、质量系统 GMP的核心是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重要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供应商管理、产品回顾、偏差及变更管理、用户投诉管理、不合格品...

《质量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后还有那几个阶段?最好具体一点,谢谢_百度...》
答:1940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在军需物资供应商中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美国军方制订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三个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明的理论为基础。1950年。戴明提出质量改进PDCA循环——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关键?谢谢》
答:(1)系统识别并确定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包括一个过程应包括哪些子过程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2)用网络图、流程图或文字,科学而合理地描述这些过程或子过程的逻辑顺序、接口和相互关系。(3)明确这些过程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规定其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