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丝绸产地在哪里

作者&投稿:书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巢丝织绸的国家就是中国,而且保持一个很长时期。古希腊、罗马称中国为“Seres”,就是“丝国”之意,显然是由中国的“丝”音转化而来的。现代英语里“丝绸”一词为“Silk”,则是从希腊语Seres演变而来。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劳动人民可能就已经清楚如何利用蚕丝了。尽管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确切证据,但可以从一些神话传说中找到一些线索。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家人,母亲早亡,父女相依为命。一次父亲外出很久都没有回来,女儿十分担心父亲,对家里的一匹公马说:“要是你能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这匹马果然跑了出去,接回她的父亲。
自此,这匹马竟用各种方式向姑娘求婚。姑娘的父亲一怒之下杀了马并将剥下的皮晾晒在树梢上。姑娘路过用脚踹着马皮说:“你是一个畜生,怎么可以和人结婚?”话未说完,马皮就将姑娘席卷凌空而去。
几天后,人们发现姑娘变成一条身裹马皮的蚕,正在树上吐丝作茧。人们将这棵树称之为“丧”,后世又取其谐音,称桑树。
还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个种桑养蚕能手,教人们养蚕巢丝,被后世尊称为蚕神……
这些神话传说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但至少可以说明从那时起,中国已经开始种桑养蚕了。
商、周时代,我国已经发展起丝织工业了。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样,且和这些字相连的字也有一百多个。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出现细密的平纹绢,以及菱形图案的织物,可见商代时养蚕织绸已成重要的经济部门。
西周时,养蚕丝织进一步发展,在《诗经》的《大雅》和《幽风》、《秦风》、《卫风》、《魏风》、《郑风》及《唐风》中都出现了有关桑、蚕及丝织的诗句。
当时,不仅奴隶主在私家纺丝,国家也有专门从事丝织的官方手工业,分工十分精细。如“筐人”、“慌人”负责煮炼丝帛;“染人”负责丝绸的染色;“画”和“绩”负责丝帛的画花、绣花等装饰加工。
国家方面还设置了“典妇功”、“典丝官”等官位,专门监督奴隶劳动,负责丝织品质量的检验,以及原料的储存。
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奴隶们除会织出一色而多样的花纹外,还会织出多彩的丝绸,如绢、经锦等。
经锦,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颜色的经丝在织机上直接织出的花纹,一种颜色作地纹,另一种颜色作花纹,也标志着我国丝织业的重大发展。
商、周后,在历代王朝中,我国的丝织业都取得重大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了巢丝车、脚踏三键纺车、提花织机与五彩套色印花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丝织工具和丝织技术,织造出锦、纱、缭、缎、绸、约、缉、罗等琳琅满目的丝织品,还织出一些被称为“天上取样人间织”的惊世绝品,可见工艺的精湛。
之后,还陆续形成几个主要丝绸产区:
齐鲁地区。齐鲁种桑养蚕。据《汉书·地理》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织品名扬天下,“织作米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济)阴之缣”、“亢父之缣”都是当时名优产品。西汉设立服官仅二处,其一就是齐国都城临淄(山东淄博市),名齐三服(春冬夏)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巨万”,产品以刺绣为主。
河南地区。丝织业地区在襄邑(杞县)至睢阳(商丘)一带。襄邑,就是西汉另一处服官所在地,以织锦为主,俗话说“襄邑俗织锦,纯妇无不巧”,成为宫廷皇室专贡。襄邑东南更是“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汉初的灌婴就曾是睢阳贩缯的。另一产地处于今濮阳一带的卫国旧地。《诗·卫风·泯》云“抱布贸丝”,可见“丝”早已作为商品进行贸易。《禹贡》载:兖州“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衮州在河济之间,恰好为卫国地域。
楚国旧地。1950年代以来,河南信阳、湖北江陵、湖南长沙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许多优质丝织物。 1957年在长沙左家塘战国墓出土了一批丝织品,有颜色各异的丝绸和花纹复杂的纹锦。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一件薄薄如蝉翼的禅衣。还出土了刺绣长袍和彩色丝绸。可见,战国时期以来,楚国的丝织工艺已十分精湛。
成都平原。最著名的要算蜀锦了。据《西京杂记》载:汉成帝下令益州留三年税赋,作为宫廷织造七成锦帐的费用,用沉水香来装饰。东汉时,成都城内有锦官城,用来储藏锦。城内的锦江,据说就是以濯锦而得名
精美绝伦、种类繁多的丝织品不仅成为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服饰原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商品。
自汉代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就沿着“丝绸之路”输往西域、欧洲各国,赢得当地人民的欢心。据相关史料载: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皇帝凯撒,一次穿着用中国丝绸做的袍子去看戏,竟轰动整个剧场,人们个个翘首观望,羡慕不已,以至无心观戏。
随着丝织品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传到世界各地。据考证,公元初年,我国的养蚕法、丝织技术已经西传;至公元七世纪,传到阿拉伯和埃及,公元十世纪传到西班牙,公元十一世纪传到意大利,公元十五世纪传到法国。
如今,世界各地区的蚕种都是由我国传去的,且纺织技术方面的很多关键发明,均在我国完成,或者奠定基础。如巢车、脚踏提综的斜织机,早在秦汉时期,我国人民就已经发明使用,而欧洲直到六世纪才开始出现类似的织机,到十三世纪才广泛采用;近代新出现的法国伽长提花机,也是基于中国古代提花机的基础上制成的等等。

《丝绸的产地有哪些(至少三种)》
答:丝绸的产地有哪些 四川南充市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南充丝绸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南充是西部地区唯一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该市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川东北经济、商贸、金融、科教、文化、信息中心,是全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基地...

《中国有什么著名的丝绸产地?》
答:1、浙江省湖州市,被誉为“丝绸之府”,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产地。湖州丝绸历史悠久,自古以精美绝伦的产品远销国内外,享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尽管历史中经历了曲折,但湖州丝绸的传统依然闪耀着光辉。赵孟頫等文人墨客的诗词,更是为湖州丝绸增添了文化的底蕴。2、四川省南充市是中国的四大蚕桑生产基地...

《丝绸产地在哪》
答: 丝绸产地在哪 1、我国的丝绸产地与蚕丝产地基本在同一个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是我国最大的丝绸产地,产量占全国一半,主要集中在苏州、杭州、湖州三个市区。其次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丝绸产区,丝绸的产量仅次于浙江,第三大丝绸产区在珠江三角,主要以纱绸为主。2、丝绸产地通常以中国的...

《丝绸的主要产地》
答:我国丝绸的主要产地有: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广西。丝绸消费遍及全球,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丝绸市场蚕茧和生丝主要出口供应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是世界丝织物主要出口供应国,中国、日本和韩国还是世界丝绸市场丝绸服饰的主要出口供应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主要通过进口生丝和绸缎等原料经深加工...

《闻名全国的丝绸产地有哪里》
答:浙江,湖南,江苏,四川

《丝绸产地是哪里(丝绸产自哪里)》
答:1. 丝绸的原产地是中国。2. 中国的丝绸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3. 这一地区以苏州、杭州和湖州为主要丝绸生产城市,被誉为中国的三大绸市。4. 除了这三个城市,绍兴、南京、嘉兴、镇江和常州也是重要的丝绸产地。5. 四川盆地是中国第二大丝绸产区,其生丝产量仅次于浙江。6. 珠江三角...

《丝绸产地在哪里》
答:丝绸的产地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为我国最大丝绸产地,产量占全国一半。主要集中于苏州、杭州、湖州,称为三大绸市。其次有绍兴、南京、嘉兴,镇江和常州等。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丝绸产区,生丝产量仅次于浙江。第三大丝绸产区在珠江三角,以纱绸为主。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

《我国三大蚕丝产地是?》
答:我国丝绸产地,与蚕丝产地基本一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为我国最大丝绸产地,产量占全国一半。主要集中于苏州、杭州、湖州,称为三大绸市。其次有绍兴、南京、嘉兴,镇江和常州等。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丝绸产区,生丝产量仅次于浙江。第三大丝绸产区在珠江三角,以纱绸为主。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39 ...

《我国的丝绸重要产地在哪里?》
答:我国的丝绸重要产地主要分布在江浙、两广、山东、安徽、四川。中国丝绸行发展势头迅猛,丝绸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茧丝和绸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生产和价格走势。产业主要分布在江浙、两广、山东、安徽、四川,不同区域产业之间协同作用有待提升。丝绸,代表着当年中国最高端的制造品,从绸都苏州走向世界。600多...

《丝绸的起源》
答:中国丝绸的主要产地有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吴兴、湖州市等。其中桐乡市被称为丝绸之乡。蚕丝是由成蚕结茧时分泌的丝液制成的一种纤维丝。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动物纤维之一。蚕丝产自哪里1、生产地区蚕丝主要产于我国的苏浙皖、吴兴、湖州等地区,是由成熟蚕结茧时分泌的丝...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