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澳大利亚建材寡头 | BUNNINGS

作者&投稿:蒸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自1786年首批英国囚犯登陆澳大利亚,这片大陆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舞台上,BUNNINGS作为五金建材领域的巨头,如同璀璨的明星,闪耀在英联邦的经济版图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经济发达的国家,GDP傲视全球,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得益于贸易协定的推动,中澳间的贸易往来日益繁荣。澳大利亚商家秉承英国的传统价值观,以信誉为基石,BUNNINGS作为Wesfarmers集团的重要成员,自1886年Bunning Bros创立以来,逐步成长为提供全方位家居和工业用品的零售帝国,其市场占有率在两国遥遥领先。

BUNNINGS的魅力犹如男性工人的理想天地,DIY爱好者们的乐园,CRAFTRIGHT作为入门级的选择,而Trojan则代表了高端品质,全球知名品牌如Makita和DeWalt在此也大放异彩。Wesfarmers,作为澳洲零售界的巨擘,经营范围广泛,包括零售、能源和化肥等多元化业务。其中,BUNNINGS更是独树一帜,拥有自主的高端品牌TROJAN和大众化的DIY品牌CRAFTRIGHT,如RYOBI和HART的电动工具,以及OZITO被收购后的强劲对手TTI。

曾经,Masters曾试图挑战BUNNINGS的市场地位,但未能成功,Masters Home Improvement因与Bunnings的库存策略和地点选择失误而亏损严重,最终在2016年黯然退出。Masters试图通过提供舒适环境和线上平台来区别于Bunnings,然而,这并未能阻止BUNNINGS凭借本土优势和精准的产品定位在市场上占据主导。Bunnings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先发优势、社区服务的回馈策略、员工的优质培训,以及适时转向家居设计市场。

然而,Bunnings在英国市场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2.3亿英镑的亏损和Homebase的收购尝试未能适应当地市场,教训了其他竞争者,如Kingfisher的B&Q和Screwfix。在澳洲本土,Bunnings带动了建筑五金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对小型零售商构成挑战。面对这一局势,Wesfarmers集团需要在Mitre10和Home Timber&Hardware等竞争者以及Sydney Tools等专业零售商的夹缝中寻找平衡,后者如Sydney Tools计划在电动工具和手动工具领域持续扩张。

全球经济的变迁中,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并不平坦,如韩国和日本企业的高市场份额,反衬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品牌建设上的挑战。国内庞大的存量市场和内卷竞争使得许多企业更倾向于商品出口,而非建立全球影响力。而罗振宇提出的“从电梯模式到攀岩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企业需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争夺,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输出和创新模式的探索,这对于中国的建材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启示。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