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网 导航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 谈谈思想

作者&投稿:荀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是什么?~

启蒙思想:思想解放运动时的思想

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
一、“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三、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这就是我国近代思想的潮流,虽然波折,最后结果还是好的。

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



《列举中国近代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答:目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的运动。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中国深陷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将革命风暴推向前台;代表人物:孙中山;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

《20世纪初中国思想传播特点》
答:双方围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及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展开辩论。此次论争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此后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二)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争 1905年到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新文化运动,是否正确?》
答:【错误】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二次是辛亥革命时革命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掀起的民主与科学。故本题判断错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思想解放运动》
答:⑵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与立宪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争论的核心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⑶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三次思想解放...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阶段特征,原因 影响》
答:规律认识: 1.“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不断提升和深化的过程,对中国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特征: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列举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及要点》
答: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

《中国近代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
答:应该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史中形成思想潮流的是》
答: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6.1915年的...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都有哪些运动?》
答: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是什么?》
答: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接受(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选择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返回顶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若有相关事宜请照下面的电邮联系
感悟网